。
所得其利,得以供養起一隻兩千人的脫產藩內義勇,其中一般駐留與北邊山地,用來對付那些還未馴化的山林土蠻,另一半則分駐嶺內幾個望要之地,其中羅城港就大約有五百人
當然,若是有需要,盡發國人、家臣子弟的話,至少可以得到數千自帶兵器、僕從的武裝人員。
因此在常年無事之下,從藩主到國人,所積累的財富和閒余的時間,差不多都被投入到,諸如居城和莊園建設之類,改善自身環境和條件的項目中去,這也讓羅子城,帶有了大量內陸移民家鄉特色的繁複色彩和變化。
在這一片繁複多元的建築之中,作為羅氏居城內宅的總管羅阿菩,也在自己的別業中,受到某個人的勸說。
他這一族侍奉主家已經有四代人了,也是歷代各種事件和演變的參與者和活著的見證,但面對來人的遊說,他只是不停的搖頭和嘆息,卻始終的不鬆口
「你侍奉和效忠的,始終只是羅氏一族……」
「而非是具體某個人啊……」
雖然那人這麼說著,但是羅阿菩卻因此陷入某種記憶的回溯中,
作為八葉之一,羅氏最初的根基其實源自廣府,自從宗家上上代當主啟年公,在廣府幕中的嫡長之爭中投錯了上家,而不得不躲回領內,在擔驚受怕終于于而死之後,就在沒有定下繼任家主。
本以為廣府方面會乘勢削奪領有,或是拆做十數家,以族人各領,但是一片坎坷不安和混亂中,卻遲遲未見表態,藩內因此生出大亂,家臣國人各擁一方相互攻打或暗殺,好些家門因此斷絕或者凋零。
等待了數年之後,不按忍受的國人繞過宗藩求請於廣府,卻直接從迎回來了帶著夫人,抱著大公子的當代家主,
這位出身廣府當地支系,與啟年公輩分隔了一帶代的家主,年輕時卻是個難得的果斷人物,以大義和手腕重聚人心,然後掃平那些異己分子,重訂尊卑之序,此後,羅氏就在沒有收到任何的追究。
雖然其中火油隱情,但是大亂之後剩下來的家臣和國人,也接受了這個現實,乃聚攏在當代家主身邊,休養生息二十多載,方成現今的局面。
羅城內宅的另一個地方。
滿是絲綢帷幕和布障環繞,擺滿各種珍貴賞玩之物的豪華內室中,羅氏小公子——羅念祖,剛剛從習習的涼風中中醒來,望著天頂的玳瑁旋扇,
平心而論,他是一個相當英朗的少年人,據說相比有些另類又頗孚眾望的兄長,長得最似乃父,因此正當壯年的羅藩主只要一看到他,就會不自覺的想起幼年時的自己,而對這個後半身找回來的小兒子格外加以寵愛。
甚至多事遷就依從,並時時留在身邊親自言傳身教,手把手的示範,政務處理和藩內管理的日常,並重金聘請多位名師常駐藩內,專門教導各種禮儀藝文之道,也留下了聰穎好學的名聲。
當然流傳在藩內國人之中也有另一種說法,這個小公子找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十三歲了,淪落在市井下層,做別人的兒子太久了,不免有些先天的不足和侷促,因此就算是勉強送到府城的拓殖學堂,或是更高一級宗藩府學去,也不免受人歧視和排擠。
因此才格外留在身邊,慢慢的調教和培養,再僱請名師來為他養望和造勢
說實話,他平時在生母的督促下,的確表現的很是刻苦和努力,在父親面前無論人前人後具是恭順孝敬。讓旁人不得不沒口的稱道。
除了偶爾少年人好玩跳脫的心性之外,他很完美的扮演了一個宗藩家少年公子的典範,如果能夠再取一個門當戶對的貴姓女,那他早年出身經歷的最後一點短板,也可以被彌補起來。
唯一的不諧,就是那位哪怕不在身邊,也用過去存在的各種痕跡,像陰影一樣長期籠罩著他的兄長大人,驟然成為這個家族的一員,他也是充滿憧憬和期盼的,但是在一次次總是被人自覺或是不經意的拿去比照,
然後各種隱藏在潛台詞中的嘆息和遺憾,像是背後防不勝防的倒匕和毒藥一樣,慢慢吞噬這少年的心靈,讓他變得有城府和心機起來。
和母親一起抱頭痛哭,然後強顏歡笑的重新去面對眾人,這些年下來,他自覺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