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遼東軍使用的火銃,或是說包括火炮、刀、槍、箭矢等諸多武器,無力將敵擋在百米之外。」
「戰爭是一門學問,分戰略與戰術,兩軍臨戰交鋒,所用者皆可入戰術之術,古時並無火器,亦有遠、中、近交戰之術,以箭陣、長矛、刀盾行成行成遠中近三個層次,而幼軍亦是如此,以火炮、火銃、小炮裝填鐵珠(手雷)三者行成遠中近三個層次。」
孫承宗不由微微點頭,說道:「遼東軍卒亦是如此,亦是以三者行成三個打擊層次,只是我軍缺炮、缺銃,這才容易被建州賊逼近攻我。」
劉衛民亦是點頭,說道:「孫大人所言甚是,遼東火炮,以及大明朝大多數火炮都是發射鐵疙瘩砸人,看起來威風,實際上殺傷有限,主要是打擊敵人士氣,主要殺敵的武器還是火銃,還是刀槍。」
「可問題又來了,火炮遠距離炮轟,無論鐵疙瘩,還是開花彈,實則並不能真正阻止訓練有素的敵軍靠近,那麼單眼火銃能不能做到阻敵於外?在敵軍靠近五十步外,甚至百米外,徹底阻止敵軍的靠近,依靠三段射擊,甚至四段、五段射擊,能不能阻止住敵軍的靠近?」
就在這時,幾名親軍將一個兩米高的武器架搬進了屋裡,劉衛民站起身來,從木架上取下一支火槍,向看過來的孫承宗、朱由校介紹起來。
「這一桿槍,想來陛下、孫大人都已熟悉,正是淨軍、幼軍制式火銃,前裝鉛丸、後裝火藥火繩槍,減少了軍卒熟練不足,慌亂下裝錯了鉛丸與火藥的先後順序的問題。」
「火銃口小,而這柄是後裝火藥,裝藥的時間上要比傳統前裝火藥節省了數息時間,之所以節省的時間不能夠確切確定,原因在於軍卒的熟練程度,以及臨危不亂的心理素質,但至少要節省了不少時間。」
劉衛民「啪」的一聲打開火銃後面的裝藥口,看著嬰兒嘴般火藥口,任誰一見都知道哪一個更加容易裝藥。
「所以……這柄火銃開火時間要更高於遼東軍所用新造鳥銃。」
「或許孫大人會以為,遼東所用鳥銃射程更遠,但這裡面又牽扯到了一個精度的問題。」
「遼東所造鉛丸,劉某也是見了,說實話,著實令人很是失望,鉛丸在強大火力下,本就有些易於變形,在空中易於翻滾,若連一開始都不夠合格,精度更加難以保證,劉某很難相信,遼東所用火銃,或許連三十步外,就是站著不動,任由轟擊也很難擊中。」
「故而射程遠,並不是比這桿槍優秀的一個充分理由。」
劉衛民放下兩人都已經熟悉的制式槍支,將之掛在木架擺好後,又取下了一支,說道:「這支槍支與之前的制式槍支,大體上並無不同,都是前裝鉛丸,後裝火藥,唯一的區別,就是這支槍不再使用火繩,而是使用火石激發。」
「點燃火藥,越是簡單,越是節省時間,越是適用各種氣候、條件,越是有利於殺敵。」
劉衛民也覺得這柄燧發槍沒啥可講的,他人一見就應該知道是個怎麼回事兒,又將之放回木架掛好,又取下一個槍支,看起來與之前的並無不同。
「這支槍與剛剛的那柄,看起來一模一樣,實際上也確實差不多,只是這柄槍支的口徑要小些,射程更遠,可在一百五十米外洞穿我軍板甲……」
「什麼?」
孫承宗猛然站起,一臉不可思議看著劉衛民,遼東去歲搶了寧德駙馬府數千軍資,其中就有劉家寨出品的醜陋板甲。
板甲雖醜陋不堪,孫承宗卻知道堅固程度如何,聽了他的話語,他怎麼也不敢想像,眼前不起眼火銃,竟然可於一百五十步外擊穿板甲。
劉衛民卻不在意,將手裡燧發槍遞給孫承宗,說道:「這柄槍口徑小,同等裝藥量,他的爆發力更強,但因槍口口徑較小,自前端裝填鉛丸就要困難了許多,故而,此槍是真正意義上的後裝燧發槍,是鉛丸、火藥皆裝自後端,而且……為了穿透力更強,它的彈丸也與現有的彈丸不同。」
劉衛民轉身從木架上拿下一個木盒,將木盒打開後,從中抓了一把,拿出幾個塞給孫承宗,又送到朱由校手裡。
看著兩人翻看錐形鉛丸,劉衛民解釋道:「錐形的穿透力要比鉛丸更強,這顆彈丸長八毫,比槍支的口徑略小。」
劉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