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上的圍堵,結合地方治理上出台的新官田租賃政策,文武並進,效果顯著。
首先是積累不多的小股亂民,本來就是因為活不下去才上的山。
一開始是因為害怕而不敢下山,畢竟官軍真的砍死你。後來一處攜帶婦孺的亂民撐不下去了,進行了一次大膽的嘗試,首領獨自下山,主動找到官軍。
「在下王二麻子,此番下山是為賈大人承諾之事。在下自知有罪,不懼一死。但求大人放過山上那些婦孺。」被帶到賈璉跟前的漢子是個瘦高個,長期營養不良,一臉的菜色。說話時,眼睛裡閃動著一絲希望,他真是來送死的。他明明可以自己吃的好一點,紅光滿面的。
賈璉看著正值壯年,名字都沒一個正經的首領,忍不住掩面嘆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非要說爾等有罪,那也不過是被逼無奈。」
王二麻子不過是個諢號,得知他並無大名時,賈璉道:「本官贈你一個名字如何?」
五尺高的漢子推金山倒玉柱,叩首道:「曾聞賈大人在南陽救了不少百姓,能得大人賜名,小人感激不盡。」
只能說王二麻子的運氣不錯,賈璉需要一個典型。
「你諢號王二麻子,二為仲,今得重生,實陛下之恩也,理應牢記。故而,取諧音,賜你忠恩二字為名。」賈璉真不是惺惺作態,主要是一番南下看遍了地方上的事情後,覺得這年代的官僚士紳,真就是一座壓在普通百姓頭上的大山。
農耕社會的底層百姓,很多人一輩子的活動範圍不過方圓五十里。是他們不想走的遠一點麼?非也,是朝廷用法律把百姓束縛在土地上,農耕國家沒人種地,是要出大問題的。
鄖陽這邊山多,百姓在不多的水田裡種的大米,他們可一口都吃不到,最多吃一口米糠和野菜的混合物。明末引進,大周朝太祖大力推廣的番薯,才是這裡百姓最常吃的糧食。
米糠番薯葉番薯的組合,上輩子賈璉小時候,家裡用來餵豬的。
就這麼幾樣東西,百姓果腹之物,在鄖陽這個地界上都不能保證吃飽。
可見地方上的官紳剝削之狠毒!
有了大名的王忠恩連連磕頭,當著眾人的面,賈璉上前扶起他道:「山下有一處荒廢的村子,今後改名為王村,爾等下山後安頓在王村。回去的時候,帶上一些乾糧,讓大家吃飽了好有力氣下山。」
除了賜名與贈乾糧之外,多餘的事情賈璉也沒做太多,免得嚇到百姓。
數月來吃了一頓飽飯的王忠恩,趕著牛車回了山上,嗷嗷待鋪的婦孺們見了糧食,頓時一片歡呼。螻蟻尚且偷生,人求活天經地義。捨生取義是民族綿延幾千年鍛造的責任感。
其實賈璉覺得,王二麻子應該叫王義才好,可惜,不符合朝廷的需要。
數日後,下山的王忠恩等百姓二百餘人,來到了王村。因為官府亂民下山,官府圍剿,本地住戶活不下去,紛紛跑路。看見官兵的時候,下山的百姓們還有點害怕,好在這些官兵和顏悅色的,為首者與王忠恩交接。
「二百零三口,無論婦孺老幼都是二百斤糧食,供爾等度過這個冬天。另外有農具一批,種子一車,舊衣物一車,鹽一千斤。斧子、鋸子等工具一車,所有東西都在這了,你檢查一下,確認無誤,按個手印,我好回去向賈大人交差。」
賈璉不是不想多給點,實在是沒法給的太多了,因為今後會不斷的有百姓下山求活。
糧食方面主要為曬乾的番薯絲,大米只有兩千斤。
看見這些物資的百姓根本就扛不住激動的情緒,紛紛朝著府城的方向跪下磕頭。
「謝賈大人活命之恩,即日起,王村設賈二公牌位,日日祭拜。」
王忠恩以首領之名,發布了新村子的第一條集體公約。
老百姓的要求真不高,能被老百姓逼反的官府,裡頭的官員真是個個該死。
破敗的
第二百零九章 都在樹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