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卻收斂許多。
這不,最起碼大面上她就從未出過錯,可見對人對事她心裡也是有一桿秤的。
說起榮國公府,就不得不提一提現如今當家的小馮氏。
既然說是小馮氏,那前頭肯定還有大馮氏。
大馮氏是小馮氏的嫡親姐姐,兩人一母同胞,關係親近要好。
當初大馮氏與年輕的榮國公一見鍾情,再見傾心,很快緣定三生,互許鴛盟。
可惜,兩人有緣成親,無緣相守。
大馮氏在生產後血崩,香消玉隕。
榮國公痛極哀極,在三年後續娶了大馮氏的同胞妹妹,也即是如今的小馮氏。
要說榮國公也是長情之人,他原是不準備續娶的,可無奈兒子年幼,母親又仙去。家中無人操持中饋,兒子也無人照料。最後,在與岳家商議過後,迎娶了小馮氏進門。
小馮氏心疼姐姐遺脈,將之視如親生。為防有了親生子會忽略繼子,直到繼子年滿十歲,才孕育了自己的子嗣。
可因長姐從小對自己疼愛有加,小馮氏即便有了親生子,也從未慢待過繼子,甚至對待繼子,比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還要多上心幾分、多關愛幾分。
如此境況下,對進門的世子夫人,小馮氏也是喜愛有加,委以重任。
反倒是林淑清
別看是她嫡嫡親的兒媳,可許是因為林淑清骨子裡隱藏著輕慢,許是小馮氏胳膊肘往外拐,凡事並沒有太過明顯的偏向自己,因而,明明是嫡嫡親的一對婆媳,見了面卻只有面子情罷了。
林淑清想著婆婆的不是,噘著嘴不情不願的進了榮欣堂。
榮欣堂中正歡聲笑語。
可等林淑清進了花廳,那笑聲卻戛然而止。
林淑清見狀更加不高興了,可她卻不能和個小孩兒一般見識,只做沒發現這情況一般,慢吞吞的給小馮氏福了福身。
小馮氏讓她起身後,林淑清到底是氣不憤,不免看向側首坐著的雍容華貴的大嫂,以及一臉玉雪可愛的侄女陳善華。
林淑清勉強扯出一個僵硬的笑,她問陳善華說,「善兒方才笑什麼呢?你也和嬸嬸說一說,若是嬸嬸高興了,回頭將從娘家拿來的布料分你一匹。」
陳善華被教養的很好,聞言先是恭敬的給林淑清行了個禮,奶聲奶氣的喚了一聲「嬸嬸。」繼而才說,「善兒不要嬸嬸的布料,善兒有很多布料,嬸嬸的布料留著自己做衣裳穿。」
她模樣白嫩可愛,說話憨里憨氣,穿一身雪粉色夏裳,花苞頭上還纏著兩對玲瓏別致的珠串鈴鐺。她一動,鈴鐺就叮鈴作響,襯得她整個人愈發精緻可愛,就跟觀音坐下的小童女似的。
小馮氏和世子夫人見狀,面上都忍不住露出疼愛的神色。反倒是林淑清,聞言面色僵了僵,好似被駁了臉面,落了她的體面似的。
而在林淑清看來,陳善華未免太沒教養了。
她問她為何笑的高興,她卻只拿布料說事兒。小小年紀就知道顧左右而言他,心思深沉可見一斑。
林淑清心裡不高興,面上就帶出幾分來。世子夫人見狀,不知道她又發哪門子邪。
不過對此她也見怪不怪了,畢竟這個弟妹進門半年,她多少也摸清了她的脾性,說句不好聽的,那真就是個驕蠻乖戾、不知好歹的。
世子夫人自來是個講究人,從不在背後說人是非,更不會在面上讓人難堪。儘管她非常看不慣林淑清的言行,但這到底是母親嫡嫡親的兒媳。哪怕是看在母親這麼些年來,一直對她不薄的份兒上,她也不好讓林淑清沒臉。
世子夫人就開口說:「弟妹別慣著她,她小人家家的,衣裳卻已經裝了幾個大箱籠了,可不敢再給她布料了,否則她定然又要纏著繡娘給她做衣裳。她正在長身體的年紀,一身衣裳穿不了三五次,那能這麼拋費啊。」
小馮氏聞言卻道:「咱們府上就這一個嫡出的姑娘,不慣著她慣著誰?善兒若喜歡,讓人做去就是。只是她叔母的布料,是親家貼補給自己女兒的,卻不好轉手給她。善兒若真想做衣裳,屆時我拿上幾匹給善兒就是了。」
世子夫人又說了幾句,「母親平時已經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