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大唐千百年的基業毀於己手,左思右想,得出一計來。
李煜命玉青雲將牽機之毒藏與寶藏一起,並將地形圖畫將出來,雕與玉蓮花之上,如果城破國亡,則留與後代,若天不滅大唐,後代子嗣必將尋得寶藏和牽機之毒,東山再起,光復大唐。
到那時,即使牽機之毒將所有的士兵和百姓全都殺死,也和他李煜無關了,說好聽點,就是他不願意背上一個殘暴之君的名聲,說難聽點,就是躲避現實,將棘手的問題留給後代去解決了。
玉青雲深知牽機之毒的厲害,剛開始製作的時候,還一心想藉此保國衛民,到了後來,他自己也知道這東西實在太難控制,一旦落入某些喪心病狂之人的手中,恐怕天下黎民百姓將置身地獄之中,說白了,這東西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在世間,所以李煜開始要銷毀牽機之毒的時候,玉青雲是非常贊同的。
但李煜已經下了命令,又不得不遵守,只好將牽機之毒藏與溶洞內金殿之中,為防被人所得,將印血石偷偷改成只有玉家後人才能破解,又利用地形,做出無數機關消息,欲讓這些財寶和牽機之毒用埋地下,不復得見天日。
製作地形圖之時,玉青雲更是苦心積慮,從雪山之腳尋來陰寒無比的玄陰白玉,雕成玉蓮花後,放在屍水之中浸泡七天七夜,凡是長期把玩之人,必然會中七眼陰毒,暴斃而死。
玉青雲這樣做,無非是讓持有玉蓮花之人不得長壽,來不及琢磨出其中奧秘就暴斃了,也是不欲讓後世人們尋到此處來的一種手段。但他當時肯定沒有想到,自己的後代之中,也會有人中此奇毒,也算是害人終害己,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接著是奉勸尋到此地之人,放棄尋找寶藏的想法,前途兇險莫測,機關遍布,就算尋到金殿入口,沒有玉家的直系後人,也破不了印血石,打不開金殿之門,就算有玉家的後人,破解了印血石,寶藏一樣還是帶不走。至於為什麼帶不走,就沒解釋了。
最後幾句是說,刻此碑時,宋軍已經兵臨城下,李煜寧死不願動用牽機之毒,只是將玉蓮花交與李平和潘佑兩位將軍攜帶出城,以圖日後東山再起,恢復大唐基業。
另李煜將年僅五歲的皇子託付給了張權坤,讓張權坤將皇子帶出金陵,改名換姓,並永遠不要告訴皇子真實的身份,就讓皇子做個平凡百姓,也算保全了李姓血脈。張權坤含淚答應,攜皇子逃出金陵,不知去向。
玉青雲自知回天無力,則準備讓那些石匠將事情經過刻在此石柱上,將出口處用假山石封了,就去尋那張權坤,和他共同輔佐皇子,以報李煜的知遇之恩。
落款自然就是玉青雲,碑文一看完,我算是徹底明白了,敢情這玉青雲就是玉家的老祖先,我就是玉家的直系後人,李光榮等人一定是早就知道了這其中淵源,所以才一直對我手下留情,因為必須要我的血來破印血石。
至於碑文中所提及煉製牽機之毒的事情,我也曾在李光頭家中看過一本藥劑師的手抄,上面提及製作現場是"車牛相連,連綿數里,藥師技工逾千,勞工過萬,牽機之原料堆積如山。"如果真是這樣,那說明當時製作的牽機之毒絕對少不了。
李光頭也曾提及,這牽機之毒本是李煜所制,現在看來,雖然不是李煜親手所制,但也是出自他的授意,最後沒對宋兵將士使用,自己卻死在牽機之下,也算是自嘗惡果了。
而這碑文上所描寫牽機毒發時的狀態,和一些野史所記載的李後主死時"面態安詳,七竅隱有血跡,手腳舒展,似在美夢之中。"也十分相似,看來這溶洞之內,當真是兇險莫測,別的不說,就那些封存在溶洞內的牽機之毒,就夠可怕的了。
第二十一章:七巧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