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其實這兩年朱慈烺都在想江南的稅收該怎麼收?
就像後世一樣,其實很多交易都是不需要發票等東西的,也不需要經過官府。筆言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特別是服務業,例如青樓、飯店、車夫等等,他們要麼生產和銷售是合一的,要麼乾脆沒有生產活動,很難收稅。
而大明的很多作坊式工廠,其生產活動也很難界定。
鹽專賣的制度並不適合普及,朱慈烺想搞帝國主義,而不是後世那樣的大鍋飯。
那麼就需要一個合理的稅收制度。
首先是江南的大宗貨物,鹽、茶葉、布匹、瓷器和糧食。
鹽就不用說了,官府專營,自然不會有稅收問題。
茶葉和布匹和瓷器等大部分貨品朱慈烺都打算採用按照封裝收稅制度。
茶葉要麼製造成茶磚,要麼裝罐裝箱,等封裝完成之後,會在外包裝的紙包裹上貼上封條,木板上用燒紅的鐵印打上標記。
只收這一道稅,各地驗稅也是檢查紙包裝上的稅號跟鐵印稅號是不是相同。
稅號也是借鑑了後世的身份證制度,前兩位代表著省份,三和四兩位代表著所屬的州,五六位代表著縣。
之後再六位為該納稅戶的戶號,在後邊就是生產日期,生產日期後面是該貨品是今天第幾個生產的。
這樣複雜超長的一行序列號,雖然前期麻煩,但是只要過程中出現一點問題,那麼就可以立即追溯到產地生產廠家。
不僅方便了收稅,這一串號碼還標出了產地,生產日期等信息,使得貨物的質量和保質期都變得清晰可以查詢。
茶葉只收大包裝的稅,低於一大包的流通是免稅的,但是流通中,運輸的小包裝的總數不能大於一個大包裝,否則就要裝箱收稅。
布匹也是一樣,紙條套環封條,加上在側面的布匹印上稅號,到時候以核對兩個稅號為納稅原則。
而且在布匹側面打上稅號,就等於在整匹布上打上稅號,這是防止有人把封條取掉套在另一批布上。
瓷器一樣採用的是按箱收費,反正只是本地銷售,本來就沒有多少利潤。
若是有人想討巧運小量物品逃稅,那麼這一次半箱也不划算。
收稅則是按照產地封裝後一次性收齊,中途不再產生新的商稅。
不過稅已經不是以前的三十稅一,而是根據貨物的不同徵收,從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三十不等的稅收。
例如糧食流通徵稅為百分之五,頂尖絲綢瓷器等製品的稅收就是百分之三十。
除了這些大宗商品之外,店鋪等服務業採用准入制度。
例如青樓,所有從業者都必須持證上崗,每年都要定期體檢,而稅收的多少就按照該樓的持證者數量來定。
飯店車夫也是一樣,都需要每年體檢,如果你能雇得起更多的人,那麼你自然生意更好。
所以這些店鋪都是徵收人頭稅為主。
這也是江南為什麼會鬧的這麼凶的原因,不惜以罷市相威脅。
原因就是,以前稅吏來了,誰便給點錢打發了就是,或者乾脆不用出錢,拿兩樣東西也就走了。
但是現在稅收開支差不多要占到收入的百分之十以上,這個價格遠遠超出了他們的心理底線。
但是在朱慈烺看來,這個稅收只是正常操作,這可是商品流通環節唯一的稅收,後面又沒有個人所得稅等等稅收,這個錢數很公道,比起後世的稅率也低了很多。
再說除了加稅朱慈烺也做了很多實事,例如取消說有哨卡、關口還有各衛所私自設立的關卡各種抽稅厘金等等。
只要納稅文書和貨物沒有問題,那麼整個大明境內貨物都可以順利流通。
只會有稅吏固定檢查和不定期不定點的抽查,而這些檢查都是不收錢的。
所以理論上來說,這些商人雖然交稅多了,但是運輸成本降下來了,反而賺的更多了。
在例如修整港口和道路,打擊盜匪,這些哪一樣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