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廉州郡,東南西北中,設立五府足矣。因此,北海縣可更名為北海城,由廉州侯府直轄,但是不單獨開府。」
「君侯聖明!」范仲淹由衷說道,「山海府的稱謂,還請君侯裁決。」
「就叫山海府吧!」歐陽朔沒有好高騖遠。
「諾!」
范仲淹說完,田文鏡起身,道:「關於山海府,微臣有個想法。」
「哦?」歐陽朔知道,田文鏡平時寡言少語,一旦發聲,必有好計。
「山海城、泅水縣以及友誼縣三座城市,成品字,鎮守在廉州盆地南面,互相靠的極近,加上聯通三城的橋樑已經竣工,說是三城,莫若說是一座巨城。因此,微臣建議,乾脆撤去泅水縣和友誼縣,將三城融為一體,統稱山海城。如此巨城,方才配得上領地治所的地位。」田文鏡果然語出驚人。
歐陽朔點頭,田文鏡的設想,跟他當初規劃兩座附屬領地的想法不謀而合。唯有如此巨城,才配得上未來建國的都城。
「好,就照仰光的設想辦理。」
三人一番合計,基本解決了領地上下層級的架構問題,剩下的具體工作,自然還是交由行政署來處理。
歐陽朔的設想,還不止於此,接著說道:「除了郡縣的改制,廉州侯府的架構,也要調整一下。」
范仲淹和田文鏡對視一眼,心中一顫,他們的政治嗅覺何等敏銳,立即將此事,跟缺席的沈追聯繫到一起。
果然,歐陽朔要對物資儲備署動刀,道:「晉升郡城之後,物資儲備署的存在,已經不合時宜,該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本侯決定,正式解散物資儲備署,其下設的鹽田司、物資司以及車馬司,另行安置。鹽田司劃入北海城管轄,北暮鹽場同樣劃歸北海城,利潤按比例上繳財政署。」
歐陽朔放開領地財政最大的功臣——北暮鹽場,正是自信的表現。北暮鹽場獨立支撐領地財政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還。
「物資司解散,掌管的伐木場和採石場,劃歸地方管轄;掌管的採礦場,劃歸軍務署戰備司管轄;掌管的糧倉和狼山礦場,劃歸財政署產業司管轄。其餘的物資,全部下放給商人,不再專管專營。」
「車馬司解散,掌管的疾風谷軍馬場,劃歸戰備司管轄;掌管的車馬行和碼頭,劃歸產業司管轄;同時放開車馬行、商船的專營,允許商人投資。」
歐陽朔的一番調整,不僅精簡機構,而且進一步放開領地對經濟的干預,進一步擴大投資准入範圍,刺激私營經濟的發展。
和泉記商會和崔氏商會的入駐,就是一個契機。
至此,領地政務以行政署、內政署以及財政署三駕馬車為核心。財政署在此輪調整中,權利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確定政治架構,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人事調整。
山海府的知府人選,歐陽朔已經欽定魏冉,沒什麼好討論的。所要安排的,是原泅水縣令趙得賢以及友誼縣令周海辰的去處。
天風府的知府人選,是個焦點,現在的天風縣令趙得旺肯定挑不起這副擔子,必須另選賢才。
再有就是物資儲備署解散之後,署長沈追等人的安排。
「天風府知府,諸位可有推薦人選?」歐陽朔問道。
范仲淹等人面面相覷,這等人事安排,實在敏感,他們不想參與進來。
「君侯聖裁!」
「怎麼?都說說嘛,隨便說!」歐陽朔不想這麼輕易地放過他們。
「沈追如何?」田文鏡試探地說道,沈追算得上是他的半個門生,如今被解除署長職務,他還是想為沈追謀一份好差事。
歐陽朔搖搖頭,道:「沈追還需歷練一番,尚不足以擔起一府政務,就讓他出任永夜縣令吧!」歐陽朔雖然也看好沈追,但是還不想揠苗助長。
范仲淹神情莫名地看了崔映柚一眼,道:「微臣舉薦宜水縣令崔守嗣。」范仲淹的提議,倒是有意思。誰不知道,崔守嗣是崔映柚的堂兄。
如果真的被採納,崔氏兄妹就將同時身居高位,再加上崔氏商會開設的分會,崔家在領地的勢力可就不同一般,隱隱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
其中意味,實在微妙。
崔映柚眼神一抬,隨即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