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隨隨便便到一個縣城就能碰到這種人才,這司隸校尉部不愧是大漢十三州中人才最多的地方。可惜又是一位有官身在身的人才,縣令官職可比我明面上的交州游擊都尉的官職還要高,看來是沒希望收服了。」楊濤很是無奈的在心中想著,對於他來說最大的痛苦莫過於發現人才,卻得知對方已經是名花有主了。
因為這一連串的事情,楊濤的心情很是糟糕,在辭別了張廄後,大軍繼續向西前進的過程中,楊濤都沒有心情看一路上的殘雪風光。
因為隊伍中有大量馬車拖累行軍速度,直到第三天大軍才抵達長安。由於漢軍與西涼叛軍在右扶風郡中交戰,楊濤等人在長安城外停留了三天之後才繼續出發。
大軍繼續向西,一路上碰到了幾股小股的叛軍兵馬襲擊,都被楊濤的兵馬解決了。這些滲透到長安附近的小股叛軍,有的卻是大隊叛軍的眼線,就是為了探明長安附近漢軍的動向,楊濤一遇到,就下令儘可能的全殲對方,畢竟他們的人馬中有一位益州牧若是被叛軍知道了,那此行的兇險將會更大。
七萬兵馬小心翼翼的戒備著,一路緩慢向西前進,經過兩天時間抵達了右扶風郡,進入了遠長安相鄰的郡城槐里。它也是長安城的最後一道屏障。如今漢軍與叛軍交戰的地點就在槐里城西面三百多公里外的武功、美陽、陳倉一帶,而槐里就是漢軍的大本營,集結了大量漢軍兵馬,皇甫嵩、董卓等人,三河鐵騎、先登精兵全部都集中在此。
楊濤等人護送著劉焉來到槐里城,在城中又住了三天之後,等前方戰事稍微平靜一點才繼續上路。
從這裡開始,楊濤等人就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來了,畢竟離戰場不遠,很可能遇到敵軍的攻擊。
從槐里城出來後,楊濤等人先是走水路從渭水向武功進發。大軍小心翼翼的走了一天,才走到一半的路程,就改走旱路,登陸南岸,從南面的山林中取小道前往斜谷。
只是楊濤等人剛走了不一會兒,便有傳令兵到來。
「報!皇甫嵩將軍有令,大軍正在與叛軍爭奪斜谷,短時間內無法通行,請交州游擊都尉改道前往益州!」
「什麼,讓我麼回去,這是什麼話?」一聽傳令兵的話,性子比較急的昌山即刻罵道。只是那傳令兵根本不理會楊濤等人,傳完軍令後,就騎著戰馬離開了,讓昌山想繼續罵人也不知道該向誰喝罵。
聽到動靜,馬車上的劉焉走了下來,向楊濤問道:「這可如何是好,通往益州的道路只有西面這一兩條,若是無法西進,又如何前往益州。」
聽到劉焉神色慌張的話,楊濤也是皺起了眉頭,益州天府之國,四周是連綿無數的高山峻岭,通往蜀地的道路只有那麼一兩條,如今無法使用,又到哪去找一條新的道路。
楊濤腦中仔細思索著三國中關於入蜀的道路,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一條可能存在的道路——子午谷。
他拿出司隸校尉部、益州的地圖,在司隸校尉與益州交界處仔細的尋找著,終於在長安南面找到一條像是谷道的道
路。
好在楊濤手中的地圖是根據挪移令繪製的全三國區地圖,極為詳細,才能找到這地圖上一點像是線又不像線的峽谷,否則還真不一定能找到。
對比了一下那處可能是子午谷的地方,距離他們不遠,也就一天的路程。
楊濤等人即刻出發向反方向的正東行進了一天之後,來到了長安、槐里南面的鄠縣,在附近的鄉鎮中詢問了一番當地人又調記載縣城各種事情的縣誌查看一番後,終於確認鄠縣南面便是子午谷。只是聽當地百姓說,這子午谷極為險要,整個峽谷長達近千公里,蜿蜒曲折,道路極其難行,因此前往益州都是從西面的斜谷走,很少有從這子午谷進入益州的,知道有這麼一條道路的人也是特別的少。
得到子午谷的情況,最終還是由劉焉決定。在劉焉堅持要走這條道路後,楊濤倒是無所謂,反正都是完成任務,走哪條道路對他來說都差不多。或許走這條隱蔽的子午谷會難走些,但可以避開涼州的戰亂,對於不想讓兵馬受到太大損失的他來說,反而是在好不過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