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拼一下,也會殺出重圍的。可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戰鬥結束後,袁渙便把營建在城外的那座軍營當作了戰俘營,何儀、劉辟等人則派兵在外圍嚴加看管。
午時過後,陳應率領一萬軍隊趕到了汝南,當知道這裡發生了一場大戰,蔡瑁、張允、蔡中、蔡和、王威等荊州軍的將領都死在這裡,就連劉表也差點在此喪命之時,對袁渙所施展的計策佩服的五體投地。
此戰過後,袁渙便寫了一份奏書,將此戰的戰況全部匯報給張彥,並且將何儀、劉辟、何曼三人的功績一起寫上,將一半的功勞分給了這三個人,畢竟如果不是這三個人帶領軍隊及時趕到,他絕對不會取得如此好的戰況,很有可能,會錯過俘獲劉表大軍的最佳時機。
同時,袁渙也向張彥徵求這三萬多人的俘虜該如何處理,是殺,還是收降,如果收降,收降之後,又該如何安置等等。
而陳應則在平輿縣城只暫住了一夜,第二天便率領大軍,前去追擊劉表的大軍,如果劉表退兵,他就駐守在邊境線上,如果不退,他會率軍與之對峙,然後等待陸續抵達的援軍。
劉表的此次進攻,直接觸動了張彥的神經,他的兵力大多分散在北方、西北、東南三地,而中原地帶則較為薄弱,戰爭爆發後,張彥便積極的調兵遣將,從各地駐軍中抽調出部分兵力趕往位於腹心地帶的潁川、汝南兩地,如今抵達的有一部分兵力了,還有一部分兵力正在路上。
……
劉表被劉備救走了,被帶到了劉備所在的安城,今曰劉備帶著張飛、黃忠等一百騎兵只不過是去平輿城向劉表匯報工作,卻不曾想,機緣巧合之下,竟然救了劉表。
此時劉表遭受了如此打擊,早已經心灰意冷,一到安城,便在劉備面前哭了起來。
正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劉表活了大半輩子,一世英名,沒想到臨老卻敗壞在了袁渙的手裡。先是蔡瑁謀反,接著是中了袁渙的殲計,王威戰死,荊州水軍幾乎全軍覆沒,本來興致勃勃、意氣風發的,但是突然遭遇了此敗,讓劉表登時灰心意冷了。
劉備很明白劉表現在的感受,一番安慰之後,劉表漸漸止住了哭聲。
沒過多久,潁川的戰況也一併傳了過來,張繡戰敗,向漢軍投降。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劉表聽到這個消息後,更加意志消沉了,當即下令撤軍,回荊州整頓兵馬,再也不想進攻張彥了。
此次戰爭雖然失利,但是蔡瑁等黨羽卻被劉表殺了,對於荊州來說,也是一個意外的好處。劉備聽到劉表撤軍的命令,沒有勸阻,而是大加成贊成,因為張彥的實力太強了,當初劉備就不贊成出兵,但是劉表一意孤行,他也沒有辦法。
如今大軍撤軍回荊州,對於劉備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事情。蔡瑁、張允、蔡中、蔡和、王威等人全部死了,張繡也投降了,那麼荊州最有實力的就要數劉備了,所以劉備積極的贊同撤軍回荊州。因為在這次戰爭當中,劉備未曾折損一兵一卒,反而又救了劉表,劉表此人重情重義,回到荊州之後,自然會重用劉備,對於劉備來說,確實是一個意外的驚喜。
劉表的大軍開始撤退了,在劉備的率領下,以最快的速度返回荊州,而陳應率軍趕來得知劉表撤軍後,便一直尾隨其後,等到劉表的軍隊盡數撤出汝南地界時,他便率軍駐守在邊界上,等待張彥新的命令。
與此同時,漢軍的援軍雲集在潁川郡,在降將張繡的帶領下,楊修負責指揮大軍,率領大軍正式前往南陽,準備把南陽郡納入勢力版圖。
張繡是南陽太守,在南陽頗有威望,因為張繡率領走了所有的大軍,南陽如同一座空城,而且又是張繡親自帶著楊修到來,楊修等人兵不血刃,直接占領了南陽郡,楊修於是派遣郝昭帶兵駐守新野縣城,以防止荊州大軍。
楊修於是在南陽郡的宛城住下,並且寫了一份戰報向張彥做出請示。
……
就在劉表兵敗回襄陽的時候,劉琦和司馬懿一起,率領著魏延、文聘、李通等人共兩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朔江而上,已經抵達了襄陽。
一入襄陽城,劉琦便以父之名,對蔡氏的黨羽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