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廟坐落於洛陽城的西門外四里處,始建於隋朝末年,乃是為了紀念天下第一聖人——「元聖」周公姬旦而修建的祠廟。
它是一處坐北朝南的四進院落,其前立有一座牌坊,此後是欞星門、戟門,再後便依序是元聖殿、定鼎堂、會忠祠、先祖堂四進的格局。
此外,在周公廟的正門前還有東西兩側的廂房,而正門的兩側則是鐘樓和鼓樓,進門後東西兩廡偏殿,前後內外近百楹房屋店堂。
在定鼎堂的殿內供奉有周公及其弟召公、畢公,長子伯禽、次子君陳的五尊聖像。
而堂內四周的牆壁上,則採用中國畫散點透視的方法,用六幅畫面,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周公牧野之戰、輔佐成王、東征平亂、分封諸侯、營建洛邑和制禮作樂等六大功績。
如今這裡已成為闖王李自成的行轅所在,他此前已命人將定鼎堂內的周公等塑像拆除,變做了議事大堂來使用,而會忠祠後面的先祖堂小院則成為李自成的居室。
大明崇禎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天光已近申時,洛陽城西的周公廟前已是人山人海,從周公廟一直到西關外都擠滿了人。
包繼強雖然來得晚些,但他可不是城中那些個普通的老百姓,只見他在人群中左扭右擠的,不一會,便進入到第三排的位置上,但是卻不敢再向前擠去。
他就站在兩排百姓身後默默注視著周公廟前的廣場上,看著前面那一排排披甲持槍的賊兵,耳中聽著周圍民眾的紛紛議論。
原來,不止福王和前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這洛陽城內的大小官將和眾多的豪紳仕宦、地主富商總共四百餘人,都被押在周公廟臨時設置的軍牢之中。
連河南分巡道兵備王胤昌、知府亢孟檜、知縣張正學等諸官都在其中,只有河南總兵王紹禹被部下親兵護衛著衝出城外,逃離而去。
現在呂維祺和福王已經被押進設在周公廟內的法堂之中,估計是正在接受闖王等諸將的審問,據說今日審完福王和呂維祺後,就在西關外的舊刑場將他們斬首示眾,以解民憤。
而餘下的兵備王胤昌、知府亢孟檜、知縣張正學等諸官,還有其他大小官將、豪紳仕宦與地主富商等等將在今後幾日裡陸續審問,但凡作惡多端之人,皆在這周公廟前砍頭,以解民怨。
對此說法,包繼強在心裡嗤之以鼻,他記得自家將主爺爺就曾說過,流寇乃是挾大義之名,行破壞之事,每破一城,先殺官,再搶錢糧,之後就鏟了城池,裹挾民眾,以為己用。
其說得再好,終歸脫不出流寇本性,只知破壞,流竄於各地搶糧掠民,根本不事生產,對於普通的民眾百姓而言,他們簡直就是旱災、蝗災之後的第三大災禍。
突然,周圍一陣人聲鼎沸,只見欞星門內走出一隊身姿挺拔的賊兵,他們抬著十餘口大木箱子,人群中立時便傳出胡亂的猜測。
只見那些木箱子紛紛打開,裡面都是福王府中抄出來的地畝賬冊、田契、奴僕賣身文約等等林林總總。
一員闖軍中的年輕將領大步上前,宣布這些福王府中的文書都已作廢,自今以後,大明天下將不在有王田、王莊。
隨後眾賊兵就將那些文書簿冊堆在一起,燃起熊熊大火,眼看著紙灰飛揚,圍觀的百姓個個拍手稱快,有不少人更是激動得流下了熱淚,有些年長的老人甚至跪在地上拜了起來。
他們紛紛猜測著這位小將軍的名號,有的說他是「張鼐」小將爺,也有的說他是闖王的義子「李雙喜」小將爺,總之是眾說紛紜,但卻誰也叫不准。
接著就看見福王朱常洵和呂維祺被五花大綁著推了出來,他們身上的外衣都已被剝去,鬆散的頭髮也挽到頭頂,脖子後面還各插著亡命旗,各被兩名腰圓體闊的賊兵架著。
包繼強突然聽到身旁傳來一聲恨罵:
「該,叫你娘的整日裡作威作福,沒想到會有今天吧!」
洛陽城西關外的刑場上,每隔五步就站著一各賊兵步卒,不讓圍觀的百姓擠近監斬的高台和台前的一片空場地。
在西關刑場的外圈,更是有一隊隊的騎兵遠遠守護著這處行刑的法場,雖明知無人會來劫奪法場,但仍是如此布置,無非是想向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