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的戰法,而是採用小炮集火,進行覆蓋轟炸的方式。
既集中登封營原有的數十門各式火炮,再加兩個車營的火炮,對清軍守山陣地進行一輪齊射,爭取己方炮火能夠達到全覆蓋清軍陣地。
即使全是實心的鐵彈子,那聲勢也足以使守山清軍崩潰。
而且,按照張誠的分派,初時是小佛郎機、虎蹲炮、臼炮轟射,後面還會再加上火箭匣,而到了隨後,更是會上飛礞炮,打射開花炮彈。
如此威力遞增的戰法,會使得守山清兵越來越感到崩潰,根本看不到希望。
而宣府軍張國棟的赤城營兵馬,則從黃土嶺南麓繞過到其後面,準備適時搶渡小凌河,當然其還有一個任務,便是封死守山清兵的退路。
張誠的中軍兩部步軍,輜車左部車兵,再加虎衛營的騎軍,全都留作中軍預備隊,既可作為攻打黃土嶺的第二梯隊,也可適時支援別處。
而戰車右營,則應大同總兵王朴的要求,被派去協助他封鎖黃土嶺與石門山的聯繫。
大同鎮內也有一些戰車,然與別鎮一般,都是捨不得用銀子,他們的戰車幾乎都是輕式戰車,不惟防護性能弱,就連車上的火炮、火箭也都是舊貨。
如此戰車,自然不能與張誠麾下戰車營相比,先不說宣府軍戰車的精良與堅固,就是那車載的火炮、火箭匣也都是極為精良。
還有,符應崇所率神機營一部炮兵,則留下來支援攻打黃土嶺。
黃土嶺這邊與石門山略有不同,石門山還有東西石門需要守衛,而且,其地靠近清軍圍錦大營,即使在女兒河南岸也有清軍一些軍營駐紮,危急時還可得到救援。
而黃土嶺則在石門山之東南,兩地雖也有道路連通,然自打清軍收縮防線後,這些通道已大多為明軍所控制。
現在黃土嶺與外界的聯絡,都是通過小凌河西岸的河谷道,或者是橫亘於小凌河上的浮橋,與河東岸清軍聯絡,輸送補給。
因此,其在黃土嶺的北、西、南三面都布設了眾多的壕溝、土牆、石牆,進行重點防禦,尤其是其西面的方向,因為正對著宣府軍駐營地,向為其要害所在。
而且,宣府軍近半個多月都在與守山清兵爭奪這些壁壘,好些都曾經幾度易手,所以清兵為了防備宣府軍攻打,只能不斷加強。
正因於此,張誠才將符應崇所部神機營炮手和重炮,都留在了中軍,為的是依靠他們的強大炮火,對清軍黃土嶺山腳下的防禦陣線,進行全覆蓋轟擊。
當然,神機營的重炮雖好,卻是轉運不便,若是在平川地帶還好,無非是費些人力和時間,但在攻山戰中,卻是無法轉運到山上去。
崇禎十四年,八月二十七日,辰時。
隨著援遼明軍總監軍張若麒的一聲令下,號炮聲中,宣府軍與大同軍將士齊出,各自奔赴己方的戰場。
符應崇也告別張誠和總監軍張若麒、兵憲張斗,他要去神機營炮陣前線,親自指揮炮手轟擊黃土嶺山腳處的清軍陣地。
神機營此番得了符應崇的囑咐,又是副將親臨陣前指揮,打炮也格外的賣力,他們在經過試射定位之後,直接就是無差別飽和轟擊。
無差別飽和轟擊,這個也是張誠首創的名詞,既只標定轟擊目標的中心點,此後將集中炮兵的全部火力,以中心點向外延伸一定距離,進行無差別炮火轟擊。
不管其炮火覆蓋範圍內有什麼,一律轟平轟滅,而一直打到炮管變紅,或者是打光炮子才停止止,此即為飽和轟擊。
在此後的日子裡,這種無差別飽和轟擊將在宣府軍中,成為其炮兵的最猛烈打法。
而黃土嶺上清軍的大炮都已撤走,所余只有一些中小火炮,他們還沒有看到明軍攻山,便先就迎來了一陣極其猛烈的炮擊。
整個清軍黃土嶺山腳防線,就如同人間煉獄一般,陣地上到處都是橫飛亂跳的炮子,土牆上也鑲嵌著許多炮子,而石牆則大多都被轟倒擊塌。
在炮擊的過程中,符應崇還使用了一些毒彈與灰彈,但是,他得了張誠的囑託,並不敢使用太多,也怕傷害到即將攻山的宣府軍將士。
但即使如此,黃土嶺山腳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