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崇拜他的睿智,有的人崇拜他的果斷,而也有人崇拜他的不擇手段。
因此,當克萊登財團宣布要建設鐵路後。
克萊登財團就進入了這些人重點關注的行列了。
雖然,克萊登財團在全美已經擁有了不俗的影響力和財力。
但是,它的的主營業務,一個是報紙,一個是金融。
可能唯一的實物生產,就是《大富翁》那種小玩意兒。
這就不得不讓這個時代的資本家看不起了。
因為,對於這個時代的資本家來說,實業才是王道,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剩下的無論是傳媒還是金融,都是基於實業的發展才發展,如果沒有了實業,它們還會存在麼?
因此,雖然金融業的收入,每年都在增加。
雖然,實業資本家,也會進入證券交易的行列。
但是,它們依舊認定,實業才是王道。
因此,克萊登財團進軍鐵路建設,還是依照范德比爾特鐵路公司的核心線路,建設的平行線路。
這就讓他們異常關注了。
他們在得到消息的之初,是想要看看到底是誰如此大膽的想要挑戰船長。
要知道,之前挑戰他的人,不是已經落魄地去流浪,就是已經連屍體都找不到了。
但是,讓他們詫異的是,范德比爾特的攻擊並沒有來。
反倒是讓他們見識了一個奇蹟,一條三個月從新英格蘭貫通到南方前線的奇蹟。
最先動起來的,是股票投機者,隨後而動的是其它鐵路公司的老闆,再次而動的則是圖書出版商。
因為,五月花上的新教徒信奉的理念是人人都可以閱讀,都可以解讀聖經。而不是從牧師神父那裡,獲得他們的解釋。
而想要自己閱讀聖經,首先需要做到的事情,就是認識單詞。
而認識了足夠多的單詞後,能夠進行閱讀的就不僅僅只有聖經了。
因此,美國雖然是一個較為後發的工業國。
但是,在它的核心工業地區,這裡的識字率,與工業最發達的英國相比,都要更高一些。
無論是知識的傳承,還是消遣解悶,甚至就連日常的工作中,都需要大量的文字才能闡述清楚問題,讓事情好做。
久而久之,在這之上,就誕生了專門服務於閱讀者的企業。
其中,一部分信奉的是將最新的消息,傳播到其它的人那裡。
這就是新聞。
另外一部分,信奉的則是用更多的時間,進行更加深入的寫作,最終出品的是圖書書籍。
而這兩種,一種是新聞寫作,另外一種是非虛構寫作。
而克萊登報業集團,在最近引爆的領域,則是虛構寫作,也就是——小說寫作。
在美國報業集團,推出故事咋是三巨頭之前,小說寫作雖然一直都有。
但是,最好的時候,也只是在報紙上開一個專欄而已。
因為,行業的從業者,認為人們關注的是事實,而並非故事。
因為,相比於小說,想要看故事,為什麼不去看歌劇,為什麼不去看話劇呢?
它們的體驗,豈不是更好?
而新聞除了報紙能夠提供外,還有什麼可以替代麼?
但是,他們卻忽略了一個問題。
市民階層雖然在崛起,但是他們卻並不是能夠闊綽到每周都能去聽一次歌劇。
就算是他們能夠一天聽一次,又怎麼有那麼多新劇給他們聽呢?
小說的確是話劇、歌劇的替代品。
但卻足夠的廉價,不光是傳播的成本廉價,就連創作的成本也同樣廉價。
歌劇和話劇,需要曲作家、劇作家、演員、演奏者的傾力協作。
在沒有電力擴音設備的年代,又要用精巧的建築學,構建出一個精妙的聲學傳播結構。
這樣高昂的成本,怎麼能夠讓戲劇和歌劇普及呢?
小說則不同,一個人一沓紙一支筆,就可以進行創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