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回到皇宮,已經是深夜。
科舉是大事,即便是最低一級的縣試,作為主持者的秦楓,也不敢怠慢,幾乎是事無巨細地忙碌著,跟每個入選府試的淳化縣人,都叮嚀囑咐一番。
父母官做到這個份上,真的是有了拳拳之心,讓無數淳化縣人感佩莫名,哪怕是落選的,都對秦楓充滿了敬意。
這個過程中,朱元璋雖然已經沒資格進入下一輪的考試,卻以瞎眼老爹的身份,始終不遠不近地綴著秦楓,從他的心聲中,聽到了越來越多的真相。
於是,朱元璋的臉色越來越沉凝,甚至難看。
直到現在回到宮中,這位大明皇帝依然是眉頭深鎖,仿佛有什麼天大的難題,無法解決。
朕,又錯了……
屏退所有人,朱元璋孤獨地站在空曠的大殿中,悠悠一嘆,嘴角泛起一個極深的苦笑。
殫精竭慮那麼多天,本以為這次大明重開科舉,不論是從制度上還是流程上,縱然不能說完美無缺,也已經少有瑕疵。
可誰知……
選年輕的,選讀書好的,居然也有錯!
朱元璋的腦中,不斷迴蕩著秦楓的心聲,雖然秦楓只是在主持縣試的過程中,偶爾流露出一句半句,但朱元璋以皇帝之尊,跟了足足一天,也漸漸將這些零碎的信息,串聯起來。
秦楓的心聲,代表著未來。
也就是說,在另一個不可知的世界,朱元璋已經錯過一次了。
初建的大明王朝,轟轟烈烈開啟科舉,但是通過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並不是預想的那般美好。
有的,年齡太小,只會誇誇其談,遇到具體事情,缺乏臨機處斷的能力。
有的,寫文章做學問是一把好手,但是辦事能力一塌糊塗,不懂變通不知權衡。
有的,能力和品行無法一致,雖然有點本事,卻內藏奸邪,同樣是難堪大用。
這樣選拔出來的一批「人才」,在未來的幾年內,幾乎是把好端端的大明朝,攪了個烏煙瘴氣,甚至局面比先前官員緊缺的狀態還差!
無奈之下,朱元璋只好停止科舉,並在詔書上抱怨說,我想誠意招賢納士,你們卻來敷衍我!
【朕以實心求賢,而天下以虛文應之,甚非所以稱朕意也!】
這是秦楓心聲中的原話……
後來,大明迫不得已回到唐代以前,走地方舉薦選材的老路。
但是這條路,同樣是麻煩極多!
一是地方官員的裁量權太大,推薦的人選往往是官員一己私心所決定的,因此很容易有徇私舞弊的機會。
二是沒有可操作性強的硬性標準。要糾正過去科舉考試只看文才的偏見,希望選出的官員德才兼備,卻可能是一個偽君子。
最後,在更加糟爛的局面下,朱元璋不得不向現實妥協,在十年後重新恢復科舉……
朕!
真就這麼無能麼?
朱元璋呆呆地看著空無一人的大殿,泛起一股深深的無力感。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寄以厚望的大明科舉,竟然註定要淪為一個費力不討好的笑話嗎?
朱元璋原本躊躇滿志,為這次科舉制定了詳細的規則,甚至連各布政司的提督學政人選,都已經擬定得差不多了。
現在,卻被秦楓一盆冷水直澆到頭頂,告訴你這樣搞不行,只能選出一堆廢物!
可是秦楓,你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朱元璋迫不及待,早就不止一次想要派人把這次縣試的過關試卷送到宮裡,他要一張一張看過去,看看秦楓心目中,什麼樣的人才,才是朝廷需要的,才是大明需要的。
但為了不驚動秦楓,這件事不能太急,再加上天色已
第二百五十六章 科舉,註定要淪為笑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