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目中無人,根本不看別人,卻一眼就盯上杜預。
目光微冷。
玉真公主卻微微一笑:「讓大家久等。時候不早,開文廟!」
林如海拱手:「得令!開文廟!」
「且慢!」
歐陽斌突然道:「我還不知道,書山的規矩,請宣講。」
眾人絕倒。
你堂堂嶽麓書院的高才,竟然不食人間煙火到這地步?
連書山學海規矩都不知道?
杜預暗中鬆了口氣。
他也不知道。
學霸,需要知道考場規矩嗎?
需要嗎?
玉真公主不以為忤,對林如海道:「那,就煩請林尚書,宣講一下書山學海中的注意事項。也免得學子們誤入歧途。」
林如海知道,玉真公主這是重視嶽麓書院,普通學子提出這要求誰搭理?
他鄭重其事道:「一位列聖,曾經就書山學海做了一首詩,講的便是書山學海之事,我宣講與你們知道。」
他才氣驚人,沉聲道:「【七律·勸學】」
「少年無學叟而憂,執筆難書斷墨油。」
「落日西山方覺晚,帶霜北雁始知秋。」
「書山探寶勤尋
路,學海求知苦渡舟。」
「滿腹經綸舒廣袖,瓊樓玉宇任風/流。」
雖然只是平靜的宣講,但林如海兩榜進士、功底紮實,竟然講得周圍十里內,洪鐘大呂,雷音震動,哪怕站在人海最後,也能聽得清清楚楚,如雷貫耳。
雖然很多人聽過無數遍,但學子們還是認真、反覆咀嚼。
這首聖人寫的詩,必然有其深奧的道理。
表面看,這是一首勸學詩,勉勵讀書人勤奮好學、日以繼夜,從書山學海中汲取知識,最終遨遊天地、成就一番偉業的大道理。
但既然放在這至關重要的府試,自然有醍醐灌頂、提點後輩之意。
林如海沉聲道:「書山探寶勤尋路,學海求知苦渡舟。一個勤,一個苦,兩字已經將書山學海的捷徑,告知爾等。」
「至於書山之中,到底會遇到何事?何等挑戰?只能說——因人而異。」
讀書人們發出一聲哀嘆。
這話,等於沒說。
林如海面色如常,淡淡道:「書山覓寶,學海泛舟,機緣不同,全看造化。有人進書山第一山,便在松樹下覓到了鎮國文寶,滿載而歸,有人苦苦爬到第三山,文宮受損,也入寶山而空歸。譬如人生,又哪裡有絕對公平可言?」
「我只能說,越往後,越精彩。尋覓到高等文寶概率越大。」
「這麼說,書山學海,便是我等尋覓寶物獵奇之地?」
歐陽斌傲然道:「那寶物豈不都歸我?」
林如海正
色道:「書山覓寶防自滿,學海泛舟宜從容。就算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不要過度自滿。因誰也不知道,書山學海,在山與海的彼岸,到底有什麼在等著你。」
杜預低頭,思索著林如海書山覓寶防自滿,學海泛舟宜從容這兩句詩。
他隱隱感覺,這詩是林如海說給他聽的。
「最後囑咐一句。」
林如海鄭重其事道:「書山學海,危險重重。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人生有三次機會能進入書山學海。千萬不要為爭奪文寶或者別的,不顧實力強撐,一旦文宮崩壞,以後再無機會。得不償失。」
一眾秀才,凜然一寒。
文宮?還能文宮碎裂?
林如海正要宣布開始,誰知玉真公主卻將目光投向杜預。
她淡淡道:「杜預,你做一首詩來,為我大唐秀才們赴考壯行!」
無數目光,頓時集中在杜預身上。
有妒忌,有不忿,有冷笑,但更多的是佩服。
歐陽斌、芃芃、王倫等人,各種不忿。
憑什麼讓杜預代表大唐秀才發言?
我等難道不配嗎?
可惜,玉真公主對杜預欣賞有加
鵬北海,鳳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