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度外本無畏
卻願駢石歸yin陽
看著這張紙條,張國忠恍然大悟,莫非是他…?
病床前,李二丫已經能做起來喝水了,坐在床頭櫃旁邊。老劉頭拿著這張紙眉頭緊皺,「國忠啊,這首詩,你看出啥來了?」
「師兄,你還記得磔池那首『斷句詩』麼?」張國忠拿過筆,在詩上點了幾個逗號,整首詩的意思立即清晰了很多:
賊寇東來,yu身擋大難,奈何祖恩揚四方,子弟尤為應崑崙,山中議短長,國之將亡道何處一言醒我,不愧當掌首,從此為國事叱詫,方知有無常人心,自有吾輩斷恩怨,怎當後世殤?
「這詩中的『崑崙』,指的就是馮崑崙啊!」張國忠道,「當年馬思甲老爺子第一個找的,不就是這個人嗎?」
「莫非這是…」老劉頭也是不禁一愣,「龍虎山那個袁紹一?」
「沒錯!寧守家園一塵土,不望賊寇萬里疆,身雖萬劫不復處,回眸中華慢庭芳——我覺得他百分之百就是袁紹一!」此刻,張國忠把《中華抗戰機要行動詳錄》中記載地袁紹一的絕命詩也想起來了,「想必在真雲師兄之前下磔池,布鐵竹陣、留斷句詩,教後人如何逃跑的人就是他!」
「『自有吾輩斷恩怨,怎當後世殤?』這麼說…他準備去馬來西亞親自收拾王四照?」老劉頭呵呵一笑。心說這位老大哥雖說出場晚了半拍,但也總比不露面強…「這麼說…他也學過那行子煉丹的方法?或者說…他也吃過虬丹?」
「我覺得很有可能!」張國忠道,「首先,他如果真是袁紹一,實際年齡應該已經過百了,但他看著比你都要年輕得多!」
「別跟我比…!」老劉頭就煩別人說自己老,「我這是愁的!」
「其次…你看最後這兩句!」張國忠指了指紙條上的最後兩句:生死度外本無畏,卻願駢石歸yin陽。
「這兩句我研究過半天,並不能斷句,這兩句是兩個整句!我跟他提到過真雲師兄的遺願,希望能再入輪迴,他這是在教咱們方法!」
「這能是什麼方法?」老劉頭一皺眉,「說實話,這些天,我一直琢磨這個事,按他戴金雙的話說,吃過虬丹之後,或者有yin氣,這死了反而出陽氣,國忠啊,這魂魄上帶陽氣,想超度可比登天還難。」老劉頭邊說邊嘬牙花子。茅山術認為,魂魄若帶有陽氣則必成惡鬼,當初張國忠在巴山準備與冤孽同歸於盡的「陽魂法」,便是利用了這個原理,但『陽魂法』是有時限的,魂魄上的陽氣僅能維持一會兒,時限一過,照樣可以超度投胎,然而這種吃「虬丹」而產生「變異」的人,其魂魄所攜帶的陽氣,誰又知道會持續多久呢…?
「師兄,你看這句:『卻願駢石歸yin陽』,我覺得奧妙就在這句!」張國忠若有所思。
「駢石…」老劉頭也若有所思,「怎麼這麼耳熟呢…奧!我想起來了,茅山大茅峰底下有這麼個地方,現在是景點…」
「茅山?」張國忠也去過茅山,但都是去辦事,也沒時間欣賞風景,「那地方有什麼特別?」
「茅山大茅峰,乃三茅真君所擇『千峰之峰』,頂有神池,聚千山之陽於內,納四海之yin於中,旱而不旱,澇而不澇,實乃諧調yin陽之寶地…」老劉頭捋著鬍子,倒有幾分私塾先生的勁頭,「須yin者yin,須陽者陽,是以諧也!人須陽助則弱其yin,物須yin助則免其陽,是以調也,千山難抉、萬嶺不舍之寶地,曠天下可擇yin陽而調者,唯茅山是也…國忠啊,袁紹一的意思,是讓咱們去茅山大茅峰下的駢石之下,以天地之氣除去戴師兄魂魄上的濁陽之氣,給老四超度啊!」…
一個月後…
雖說李二丫的身體基本上已經恢復了,但父親的死卻對其打擊很大,不過好在村里不少熟人都出面安慰,這李二丫才好一點。給岳父辦完喪事後,張國忠第一時間便和老劉頭拿著封有戴金雙魂魄的死玉來到了茅山。
「好山…」大茅峰上,張國忠第一次飽覽茅山全景,怪不得當初茅氏三兄弟會選這麼個地方修道觀,這茅山雖然不高,但群山的走勢卻呈明顯的聚氣納福之勢,比自己去過的那些雜山野嶺要強上數倍。怪不得古代的皇帝老子要不遠萬里來這裡祈福求壽,憑
不死傳說第二部冤冤相報第六十五章再入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