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好!」
「你幾點開始打饢?」
艾買提顯然沒有聽懂我的問話,他的國語水平確實不好,邊上他弟弟聽懂了,翻譯了一遍。
「哦,每一天,早上五點!第一爐饢,有的時候早上六點半,最晚不超過八點。」艾買提邊說邊用手比劃五和六,然後從五點跨越到了八點。
我就是隨口那麼一問,不是真的在乎他到底是幾點開始打饢。
我想起一句南疆俗語,瑤瑤說給我聽的:「南疆人說:人生有三苦,打饢、種地和燒土。」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瑤瑤編出來的,想來打饢確實是辛苦。
我就和艾買提聊起了打饢。按艾買提說的,打饢是從和面開始,發酵、揉面都要靠經驗且不能偷懶,然後是憑著經驗看溫度。
冬天一般頭天晚上就要和面,因為冷,發酵發的慢。早上要用的面晚上就要發好,面要反覆的揉,現在用和面機了,比前幾年好多了。
晚上饢坑不用前,要經過一個多小時的保養,保養時要用一根鐵釺反覆刮饢坑內壁,噴撒鹽水,之後用碎煤捂著,拿厚的板子和棉被把饢坑密封,這樣饢坑內部溫度能保持住。
第二天早上起來,先把發好的面再反覆揉,醒二十分鐘後做成一個個小麵團,每個小麵團都需要再反覆揉四五十下,之後做成餅坯再次醒發,同時,饢坑打開封火,開始燒新碳,碳燒紅後憑藉經驗調節溫度,就是撤出或添加一些紅透的碳,或用鹽水噴灑內壁。
用一兩個餅坯做成饢先試著烤一下,看看時間和烤制的顏色,再調節溫度,基本上十分鐘左右,饢變的金黃而不糊就是溫度差不多了。
這個時候,就可以比較放心的大批的烤制了。貼饢的時候整條胳膊都被爐內的高溫烘烤,速度要很快。
這個時候,聊天聊的差不多了,第一爐饢也已經賣光了,我忍住想先吃個熱饢的想法。在這個城中村四處走了走,城中村有田字形的道路,水泥路面,路面壓製出六角磚的花紋,刷著鍺紅色的地板漆,遠遠看是鋪著六角形的地磚磚,其實就是水泥地。
所有的房子外牆都是鍺紅色的,外面電線和天然氣管道都很整齊,家家戶戶門前都種了一些花草,雖然是春天,但已經能看到很多的小苗發芽了。
這個時候天有些亮了,可以看到有些房屋已經開始冒出了炊煙,看了這裡很多人仍然在使用木柴燒火。我看到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在家門口給一個鐵皮爐生活,濃濃的白煙籠罩著巷道。
有小學生背著書包去上學了。我問了一個小學生,他們早餐一般吃什麼,小學生回答說:「饢,奶茶或茶。」
看了饢在他們的生活中太重要了。這裡的小巷和道路比古城要直的多,形成的是橫平豎直的路,古城裡的路是彎彎曲曲的。測試廣告2
第十八章 愛上吃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