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藝公司在中國娛樂產業的資本化方面,一直扮演的是「第一個吃螃蟹」的角色。
在2009年上市之前,華藝向眾多藝人明星、導演配售原始股,ipo令一眾明星共襄盛宴,馮劇剛、張紀鍾、黃曉名等搖身一變成億萬富翁,馮劇剛套現2億多元。
從此,影視公司用股權激勵、綁定明星成為資本市場常態,這是明星資本化的1.0時期。
國內影視行業仍處在迷霧籠罩的狀態,工業化體系的不完善和市場的不成熟,讓影視公司試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而明星就是他們眼中的光亮。
一方面,逐漸壯大的影視市場,讓影視公司信奉哪裡有明星,哪裡就有觀眾。明星入股,實際上是為公司項目提供了一定的資源保障。
很多明星股東或其工作室都與公司簽訂了一定期限的項目合作協議,以確保明星參與影視節目製作,這實際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公司的業務風險。
要知道,相比創意和製作層面上的突破,抱明星大腿,顯得容易許多。
另一方面,大部分影視公司的業務均包含藝人經紀,明星股東的加入可能意味著公司同時成為了該明星的經紀人(無論獨家與否)。這既增加了影視公司的現有業務收益,也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創造出較好的收益預期。
資本市場追捧概念股已經不是一天兩天。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種內涵的股票,wto股、奧運股、一帶一路股,什麼火熱炒什麼。從製造話題和刺激市場來看,財貌雙全的明星股東確實作用明顯。
「就這兩天吧,陳金也說了,他們考慮兩天,給我們答覆,你那邊也做些準備,談不攏的話,該怎麼辦就怎麼辦,我們華藝又不是善堂。」
「你放心,幾個論壇那邊,還有關係好的媒體,我都提前打了招呼,有需要的話,很快就能鬧起來!」
第228章:華藝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