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嗨,大概是最近太順了,別人的得獎了路澤酸。他只能自我安慰,這部電影是最後一天上演,也沒像他口碑發酵什麼的,總之...
草!不帶政治就不能活?
他就是不服。
哎喲,什麼破爛玩意,不是說好的不在乎這些嗎?你在金馬說的話是扯淡?可是他能夠服氣那種演技起碼和他持平的,這個他說實話自認為自己表現的好一些。但演技這個東西見仁見智...
一團亂麻,滿腦子漿糊。
帶著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路澤試圖甩開腦子裡帶有偏見的想法,保持理智,但接下來的頒獎禮註定他是全程夢遊。看來真正完全不在乎,對於這傢伙現在來說還很難,還要慢慢習慣。
也不是金馬上一時口嗨,而是需要親身實踐的。但接下來的事情他還是知道的,今年的戛納註定要爭議大爆發了。
縱觀戛納的歷史,場刊高分拿不了金棕櫚大獎幾乎已成定式,所以口碑的兩極分化的《我是布萊克》獲得了金棕櫚最佳影片也不是多意外——這也是肯·洛奇第二次獲得金棕櫚和第十三次角逐大獎。
然而場刊前8名只有肯尼斯·羅納根的《海邊的曼徹斯特》獲得最佳導演獎,還是和《私人採購員》並列的,就有所爭議了。
但顯然爭議的不止這個。
評委會大獎由澤維爾·多蘭《只是世界盡頭》摘得,評審團獎由安德里亞·阿諾德《美國甜心》拿下,最佳編劇給了阿斯哈·法哈蒂《推銷員》,最佳女演員給了戲份不如配角多的賈克琳·喬斯《羅莎媽媽》。
場刊另外兩巨頭,德國影片《托尼·厄德曼》與賈木許的《帕特森》顆粒無收。
...
無論是場刊1.4分的多蘭的《只是世界盡頭》拿到了評委會大獎,還是場刊2.3分的阿薩亞斯的《私人採購員》拿到了導演獎,亦或是獲得最佳影片的肯洛奇《我是布萊克》也只有場刊2.4分,都讓爭議更大。
《我是布萊克》被點評為這部影片不過是肯洛奇的又一次自我重複,無論是和他自己以往的的作品比,還是和其他參賽片比都不算突出。
除了都是「戛納系」的導演獲獎,估摸著是因為這個很底層、很左的電影選材,畢竟這一屆電影節路澤真的不得不想多。以及他仍在「我說過的話是放屁嗎」,和「確實我覺得不服」中徘徊。
哪怕是肯尼斯·羅納根拿了最佳導演獎,在台上痛哭感謝路澤,並發表了「路澤才應該拿最佳男演員獎,他才值得,去他*的政治」這樣充滿爭議的話,他都有些莫名的失落。
結束的時候,心情也已經平靜,他止住了肯尼斯·羅納根的嘴:「沒關係,肯尼斯真的沒關係,我也不是第一次了。我失落是很正常的,一會我會替你解釋你說的話,你先回去休息吧。
他也要回去,給老師打個電話。
可能有的時候專業水平到了,但對待很多事情還是要時間才能帶給你答案。
:。:
燃武閣小說網 www.ranw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