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啟嘆息道:「給天子一部分,再給這些貪官污吏一部分,真正能用到實處的,又有幾分?可形勢比人強,我就算有千般不願萬般不願,也要掏出十萬兩雪花銀啊,不出這錢,朝廷能給我好下場嗎?」
劉崇問不說話了。
商人,如潘啟這樣的豪商,在皇權面前,不過是搖尾乞憐的低等生物罷了。
「但願今日所做的一切,能為來日積攢一些福報,或者在臨死之前,能復漢家衣冠,不再剃髮,那就好咯」
潘啟出神地望著窗外,再不說話了。
趙學寧那邊暫且還不知道兩撥商人返回之後各自的境遇與最終決斷。
時間進入到共和國二年的八月份之後,蘭芳共和國的行政區劃和地方行政班子的組建任務基本完成,全國八州九十三縣的格局完全確立。
隨後,趙學寧就開始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整頓呂宋島的農業這方面。
不管時代發展到什麼地步,農業始終是國家最重要的根本大業,沒有農業,就談不上一個正常的國家,若要讓國家穩定,農業也是最重要的。
所以趙學寧就親自主持,在馬尼拉周邊大規模推動了在婆羅洲運行良好的農業改革。
編制一定戶數的戶口成為一個鄉,按照集體農莊的模式運行,集體互助耕種土地,平時也需要承擔官府發布的工程令以修繕水利工程等等。
在這種未開發開發不充分地區,使用這種集體農莊的模式可以很快的集中人力物力開墾土地,很快的恢復農業生產並且獲得糧食。
只要第一茬兒糧食收穫了,那麼就代表蘭芳政權在這個島上站穩腳跟了。
至於土地的來源
呵呵呵呵,去見上帝的西班牙人大地主與菲律賓二鬼子大地主們正在和上帝哭訴呢
馬尼拉周邊所有開墾好的肥沃土地基本上都在這群人手裡,包括一些宗教人士和西班牙商、官員,他們每個人都擁有極其龐大的土地私產和房產,比如一些漂亮的歐式小洋樓。
而他們也是趙學寧的重點剷除對象。
軍隊開過去,直接剷平,人殺掉,或者丟到苦力隊伍里負責去最危險的礦區開礦,這樣一來,土地就有了。
短短几個月,趙學寧手裡掌握的土地數量就翻了好幾倍,他利用這些土地構建鄉級集體農莊,將婆羅洲實驗成功的制度推廣到呂宋來,取得了相當亮眼的政績。
在整個政策推廣過程當中,最守規矩的配合度最高的當然是華人群體。
基本上趙學寧一露面,政策還沒有宣講完,華人們就歡呼著表示——除了您的命令,我們誰的都不聽。
他們堅信趙學寧會給他們帶來好日子,會給他們帶來富裕的幸福生活,所以對趙學寧的政策非常擁護,推行下去毫無難度。
他們本來也沒有土地,大部分人都在赤貧狀態,吃飯都是問題,現在有了土地,可以耕種,誰會不願意呢?
至於其他的呂宋島土著們,他們也沒什麼好說的,蘭芳的官員抵達之後,召集當地有威望的人宣布了這個命令。
因為事先有過約定,他們也都基本上遵守了這個行政命令,只不過在執行效率上就遠遠不如華人群體了。
不過無妨,只要不抗拒,辦法總是有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