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稱「皇后陛下」,仁宗薨後,皇后以母族之姓複姓為李,繼承皇位,即明宗睿皇帝。
明宗是蕭琰佩服的大唐第二位皇帝,能以女子之身、皇后之位和平奪了皇位,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吧!
沈清猗道:「仁宗為帝時,南北已經統一五十二年,四夷基本平定。與太.祖、高祖、太宗三位戎馬皇帝相比,仁宗顯得文氣了。當然,武定後需要文治。
「但士族門閥的勢力過於強大。大唐要壓制當時以蘭陵蕭氏為首的南方士族,必須依靠關隴士族和山東士族這些北方士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范陽盧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就是北方士族甲姓五大家。
「隴西李氏相比這幾個三四百年的積年世家,底蘊還是不夠厚的。就如明宗的母親宣惠長公主,是高祖最寵愛的女兒、皇后嫡出的公主,但嫁到太原王氏還得恭恭敬敬執媳禮,地位在宗媳之下。」
這段史實蕭琰是知道的,當時甲姓五大世家都不願將嫡長子尚公主,即使身份高貴、倍受寵愛的宣惠公主,太原王氏也是以嫡幼子尚主。
「他們謀劃將嫡長女嫁給太子為皇后,卻不願意嫡長子尚公主,這讓太宗皇帝很不高興。明宗被選為太子妃,就是王氏進一步鞏固家族勢力的計劃。但王氏失算的,恰恰就在於明宗。他們將自己最優秀的女兒嫁出去了,而這個女兒嫁出去了,就再也不是他們的女兒了——這就是太宗的謀局開篇。」
這是非常精妙、又非常微妙的布局。明宗一半血脈是父族王氏、一半血脈是母族皇室。世人都以父族為宗族,太宗卻偏偏極具魄力的選中了明宗——姓,可以改!同樣是一半血統,公主的子女為何不能成為李家人?
「當然,這也是太宗的無奈之計。太子、魏王、楚王爭奪皇位,一死二廢,成年皇子便只剩下九皇子趙王。」
九皇子趙王即後來的仁宗成皇帝李熾。
「趙王性子仁厚,待人優容,若為王,必是賢王,但為帝,只有仁德和寬厚卻是不夠的。寬仁少斷,政便不能持久。而失之於魄力,也無法於世家相抗。——明宗恰恰能補全仁宗的缺失。」
蕭琰記起《明宗實錄》裡對明宗的評述是「性毅,果決,明睿」,而仁宗的性子則寬仁而優柔寡斷,最初登基的那幾年便是朝令夕改,用人不能持久,五年間換了十一位宰相,唯尚書令王輯——太原王氏的家主——的位置一直沒變,直到仁宗頭風發作,明宗以皇后秉政,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宰相班子才穩定下來,朝廷詔令也得到了持續。
蕭琰想到這不由佩服,佩服的不是太宗一早發現了明宗這顆明珠,而是太宗敢以大唐國祚付予這個外侄女,並成功的將外侄女變成了內侄女,於是大唐多了一位明君,而王氏失去了他們最傑出的子弟——原本是他們王氏的嫡長女。
「所以說這是非常精妙、又非常微妙的布局,」沈清猗道,「微妙就在於太原王氏拒絕不了這個誘惑。」明宗能順利改回母族之姓繼皇位,沒有引起滔天大波,既和太宗皇帝薨逝前布下的重要支持者有關,也和太原王氏為首的文官集團的支持大有關係——一個擁有王氏血統的女帝與皇后的份量那是大不相同的。
「這個布局的一個關鍵還在於明宗為後時,無子。」明宗為皇后時,並未誕有皇子。
是真的沒有生出皇子,還是生出後讓他「消失」了,那誰知道呢?
總之,這個皇子不能存在,否則,他就是王氏傾力支持、並且名正言順的帝位繼承人。
太宗皇帝沒有選擇太遙遠的皇孫,而是選擇了明宗。誰知道那個未出世的皇孫能不能成器呢?太宗一旦破除掉男女的界限,明宗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
沈清猗道:「高宗能以公主即帝位,也和太原王氏的支持分不開。」
明宗登基為帝之後,娶了王氏一位嫡出表侄為後君,育有一女,即高宗。
「明宗必得以她與王氏後君所出為儲君,不論男女。這是來自王氏的壓力。」
沈清猗很佩服明宗的手段,給蕭琰解說道:「一方面,明宗削弱仁宗兩位妃子所出的皇子的勢力,卻又不打死,甚至還時有恩恤,世人皆道明宗仁德,但誰知這是明宗吸引王氏注意力的棋子呢?另一方面,明宗牢牢掌固了十二衛大將軍的軍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