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玄幻小說 > 詩意的情感 > 第218章 為何而活

第218章 為何而活

    為何而活張寶同2016.9.4

    中國有句古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我們也看到世間有不少人或風燭殘年或病入膏肓,卻還在做垂死掙扎,不願離去。也許是因為在這個人世中還有許多讓他們不能割捨的東西。可前幾天,我看到一位活到了145歲的名叫母巴·格索的印尼老人,他感覺自己活得太久,感嘆著「真想早點死」。這好象跟我們過去所認為的那種「人越老越是怕死」的想法剛好相悖。但是,母巴·格索的例子卻讓我們對原來的這個觀念有了新的認識。他想早死的原因是他活得時間太長,他的10個兄弟姐妹以及4個妻子都已經離開了人世,其中最後一個死於1988年。他所有孩子也都已經去世。現在在世的只是他的孫子、曾孫和玄孫。也就是說他身邊連一個親近的親人和同伴都沒有了,他感到非常地孤單寂寞,已對人世毫無戀情和眷意,所以,只想早早地離開人世。

    其實,想早點離開人世的人何止母巴·格索一人?美國的海明威,日本的川端康成,中國的陳布雷和張國榮,不是都早早地以自盡的方式離開了人世?2008年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資料統計顯示:中國自殺人數每年多達28.5萬人,其中自殺未遂者為250萬人。

    我們知道日本是世界著名的自殺大國,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別說平民百姓,就連家和藝術家的自殺事件之多都令人瞠目,如北村透谷、川上眉山、有島武郎、芥川龍之介、生田春月、太宰治、田中英光、原民喜、久保榮、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等都是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生命。追究其原因,這應該和本國的文化傳統密切相關。在基督教文化里,自殺是一種罪孽、一種懦弱和不負責任的表現。而在日本傳統文化中,自殺是一種對失敗負責的行為、一種謝罪的形式。在日本人的觀念中,生命應如同櫻花那樣「剎那芳華更為絢爛」。


    但是,在我國人們對自儘是有著相當的負面看法。佛教認為人自殺死了以後,他的中陰身每隔7天,就會重複一次自殺時的痛苦。為此,佛教為自殺者列數了十大罪過。星雲大師在開示中說過:「在佛教看來,自殺仍然是殺生,是不道德的行為,佛法不允許人自殺。因為一個人的生命,並不是屬於個人所有,這具血肉之軀,最初是由父母結合而生養,並且從社會接受種種所需以茁壯、成長。生命的完成是社會大眾的眾緣所成就,當然也應該回報於社會大眾,因此每一個人都有義務使自己活得更幸福、更有意義,但是沒有權力毀滅任何的生命。最重要的就是要能活出歡喜、活出希望,尤其活出心中有世界、有眾生、有因果、有道理。就像前面提到,每個人的生命都不是自己的,生命是天地間共生共有的,自己只有資格把自己奉獻為大眾,只有盡力讓生命活出意義與價值,但沒有摧殘生命的自由。」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不想活了?

    事實上,沒有人不想活著。沒有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是當生活變得枯燥乏味,孤獨無助和毫無意義時,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裡,由於社會和自身的原因,我們會遇到許多的災難與艱辛,會遇到許多的冤屈和麻煩。如緊張快速的生活節奏、來自社會的種種壓力、呆板單調的生活模式、家庭的負擔、疾病的困擾等等,都會使一些性情脆弱的人悲觀絕望。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悲觀情緒。於是,就會產生出種種悲觀絕望的想法:反正都要死,為什麼還要活著?我的夢想破滅了!這樣活著有什麼意思?有這樣悲觀情緒的人,如果不能堅強而奮力地走出陰影,久而久之,就很容易產生萬念俱灰的念頭,從而失去生活的信心。

    失去生活信心的人往往不是因為貧窮和災禍,而是因為自身的悲觀情緒。我們看到一無所有的人乞討要飯也要活著,我們看到紅軍在過雪山草地時,穿著單薄的衣服,沒吃沒喝,還要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就是九死一生也要衝殺出去。因為他們心中有理想,有信念。我們再看看那些自殺自盡的名人,哪個是因為生活艱辛而不想活的?而是因為他們失去了生活的動力和生活的目標。

    人生不只是為了有吃有喝,更不是為了榮華富貴。即使再有錢的人,大富大貴地過上那麼幾天,也就嫌煩膩歪了。要麼,有些人當上了大公司的老闆,身價有幾十億甚至幾百億,還要



第218章 為何而活  
紀實推薦:  鄧麗君  印加悲歌  憂傷的初戀  印加帝國的覆滅  清純的歲月  我被蘇軍俘虜  
隨機推薦:  太荒吞天訣  如果時光倒流  四重分裂  我在秦朝當神棍  盛賦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詩意的情感"
360搜"詩意的情感"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