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他們在大學裡發生的各種事兒了,一開始,家境貧寒、見識狹窄、連普通話都說不好的孫少平非常自卑,和這些個性迥異的同學發生了不少誤解和衝突。
孫少平在這些衝突中慢慢成長,逐漸適應了大學生活,鍾躍民、田曉霞等人也發現了孫少平身上的亮點,大家慢慢地就成了朋友。
在小說的結尾,孫少平和鍾躍民、田曉霞、宋運輝、祁同偉等朋友在操場上聽著學校的廣播,合唱起了這首《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高加林花了一個多星期時間,完成了這部八萬多字的中篇小說,把稿子認真謄抄一遍,發掛號信寄給了京城的張立峰,請他幫忙指正。
又過了半個月,高加林收到了張立峰的回信,信中對這部小說讚不絕口,「加林同學,你的進步讓我刮目相看,沒想到短短一個月時間,你就能寫出如此好的作品!」
「這部小說人物特徵鮮明,生動地描繪了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以及主人公孫少平的成長......完全達到了發表的水平!」
「考慮到這部小說描述的是滬上大學生的生活,所以我推薦你給這幾個雜誌社投稿,首先是金陵的《青春》,這本雜誌創辦於1979年,宗旨是『青年寫、青年讀,面向當代青年,為無名者鋪路,培養文學新人,用優秀作品鼓舞人』。」
「還有你們滬上的《萌芽》,這是國內第一本青年原創文學刊物,巴老給他們寫過祝詞『任何美麗的花朵,任何參天的大樹都是由萌芽長成的』,你現在就是文學界的一株嫩芽,給《萌芽》投稿正合適。」
「......《青年文學》......《滬上文學》.......」張立峰給高加林推薦了一大堆雜誌,還附上了通信地址。
看完這些雜誌名單,高加林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萌芽》,因為近。
第40章 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