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李素的口才屬於胡攪蠻纏那一類,任何理虧的事到了他嘴裡打個轉兒,立馬變成了對方理虧,自己反倒成了受害者,一派歪理胡言卻偏偏無從爭辯,一開口爭辯便有更多的歪理等著他,一環接一環,形成了一個解不開的惡性循環,漸漸把自己逼進死胡同。
祿東贊是吐蕃大相,有著高貴的身份地位,他沒有興趣跟一個無恥的年輕人繼續爭辯下去,就算爭贏了,對吐蕃來說也毫無益處。
「閒話休提,李縣侯,老夫只問你,貴國和親一事你打算怎麼辦?」祿東贊沉聲問道。
李素眨眨眼:「我先反問一句,貴國邊境的五萬大軍,祿兄做何安排?」
祿東贊冷冷道:「文成公主啟程赴吐蕃之日,便是吐蕃大軍撤兵之時。」
李素冷笑:「施以兵威,逼大唐就範?祿兄,你考慮清楚了?或者說,你這個決定是否也是貴國松贊干布的意思?」
祿東贊臉上閃過一絲遲疑,接著點點頭:「是,貴國出爾反爾,背信棄義,吐蕃揮義師而伐不義,王道也。」
李素嗤笑:「王道?義師?祿兄,這裡就我們兩個人,冠冕堂皇的話就沒必要說了,聽著噁心,若是吐蕃執意要戰,那麼,便戰吧,兩國和親一事就此作罷,明日我恭送祿兄離開長安,咱們兩國各自整軍備戰。」
祿東贊眼睛眯了眯,李素的反應令他有些不解,今日二人你來我往說了那麼多,算是不正式的兩國談判了,而談判是有技巧的,一般來說,只要雙方仍有一絲意願,當一方強硬時,另一方便會適時地妥協半步,然後各自繼續討價還價,就在這種互相不停的強硬,妥協的過程里,力求找到一個雙方都能勉強接受的臨界點,那個臨界點往往便是最後能夠確定的條款了,這便是談判的作用。
祿東贊剛才所謂的「揮義師而伐不義」,便是一種以強硬方式的試探,試探大唐的底線到底在哪裡,要怎樣才會願意把文成公主嫁過來。
可是沒想到這個李素再次不按牌理出牌,居然沒有絲毫的妥協退步,一句話便強硬地堵了回去,讓談判霎時陷入了無法解開的僵局。
祿東贊開始猶豫了,從李素的語氣里,他察覺大唐似乎真有跟吐蕃開戰的意思,就因為五萬大軍陳兵邊境,大唐便欲開戰?這……皇帝陛下的脾氣也太大了吧?
思忖猶豫間,李素卻忽然站起了身,瀟灑地拂了拂袍袖,接下來的話不幸證實了祿東贊的猜測。
「沒什麼好談的了,祿兄,你我各位其主,來日戰場相見,也只能各自忠君之事,刀劍相向了,告辭。」
李素說完隨意地拱拱手,轉身便待離開。
祿東贊急忙起身,剛跨出一步,便見屋門外副使拉扎一臉惶急地走進來,顧不得失禮,當著李素的面,湊到祿東贊耳邊,輕聲耳語幾句。
祿東贊悚然大驚,目光陰沉地盯著他,用吐蕃語問道:「確定了?」
拉扎點頭:「確定了,尚書省和兵部的調兵令已出了長安城,連同皇帝的聖旨一起走的,直赴劍南道交州都督府。」
祿東贊神情閃過一抹慌張,喃喃道:「調撥三萬府兵……」
拉扎低聲道:「據傳聞,唐國皇帝有意任鄖國公張亮為山南道行軍大總管,統領這三萬兵馬,明日便將啟程,對松州,茂州,綿州三城兵馬進行整合,伺機進軍松州邊境,與我軍遙相對峙。」
祿東贊眼皮猛地跳了幾下。
麻煩了!
看樣子,唐國皇帝似乎並非隨口說說的,當初李承乾謀反,吐蕃發動五萬大軍威逼邊境,不可否認,在當時來說確實是個正確的做法,兩國之間並不熟,所謂「趁你病,要你命」,正是題中應有之義。
可是誰能想到,當初的一步妙棋,如今竟成了吐蕃早早埋下的一個隱患?
祿東贊來長安幾個月了,最初滿懷世界和平的美好願望,促使兩國結成親家,永結秦晉之好,現在事態卻朝著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鬼知道這幾個月自己究竟經歷了什麼,好好的和親最後變成了兩國開戰……
祿東贊心中不由湧起一股悲憤之情。
剛才我說開戰……真的只是隨便說說的啊,你們唐國的君臣是不是瘋了,居然玩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