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好武,崇尚強者,對御駕親征歸來的李二充滿了敬佩和信服,但這某些人的暗中推波助瀾下,對秦懷道也崇拜不已,無論市井潑皮、商賈工匠、勾欄女子還是書生,都在談論秦懷道,津津樂道。
這是在捧殺,造成功高震主的局面!
秦懷道並不知道,跟著大軍入城,入城是打了勝仗歸來第一項禮儀,部隊入城順序都事先安排好,誰在前面,誰在後面都有講究,秦懷道和李靖被安排在李二左右,以彰顯其功勳。
雖然秦懷道不喜歡這種方式,感覺有些浮誇,但沒法抗旨,只能硬著頭皮跟著,然後到太廟獻俘,李二上去祭奠,念著早就寫好的祭詞,告訴先祖列宗自己幹了什麼事,打下多少疆域,抓了什麼等等,最後是誇功,告訴全場老百姓誰誰立下了多大功勞。
當然,說得都是主要將領功勞,不可能每個士兵都點到,太多說不完。
百姓最喜歡聽誇功,禮部官員每說一條,大家就歡呼一聲,激動不已,特別是書生,就好像是自己立了一功一般,大唐好武可見一斑。
等所有禮儀程序走完,事情還不算完,一行回到太極宮。
文武大臣全部到齊,齊聲祝賀,然後是封賞,王德一口氣讀了好幾封聖旨,累的不輕,秦懷道排在最後壓軸,正是上次那封聖旨,大家一聽要成立交通部,尚書省六部變七部,而秦懷道擔任交通部尚書,都懵了。
換個時間大家肯定反對,這不是分權分利益嗎?但李二御駕親征,攜大勝歸來,氣吞山河,意氣風發,正是風頭正勁時,誰反對就是抹殺連下無數城池、滅國功勳,和十萬大軍做對,誰就死,都默不作聲,來了個軟抵抗。
李二要得就是這個效果,滿意地說道:「既然眾愛卿都不反對,就照此執行,明旨發行天下吧。」說著丟給王德一個眼神。
王德會意的又拿出一份聖旨念起來。
秦懷道沒太聽懂前面雲遮霧繞的說辭,但聽懂了後面一句,自己爵位調整,變成了護國公。
翼國公是繼承的秦瓊爵位,護國公雖然還是國公,沒有什麼本質變化,但名稱一換,其中意味就耐人尋味了,滿朝文武臉色大變。
武勛集團是眉開眼笑,護國公意味著聖上對秦懷道功勳的肯定,更意味著期待,秦懷道還年輕,這是將大唐安危託付給秦懷道,將來前途不可限量,雖然都是戰場廝殺漢子,但沒人不服,五千人出兵,卻拿下偌大疆域,自問做不到。
何況此戰過後隨行個個升官發財,可見秦懷道是個公正、大度之人,不會貪墨大家功勞,跟著這樣的人有奔頭,為什麼要反對?
太子和魏王臉色瞬間陰沉起來,想到沒有護國公支持,將來就算登上大寶也難以坐穩,心中煩躁,但很快掩飾過去。
兩人暗中交換了個眼神,默契地點頭,達成了某種不可告人的約定。
不少文官則臉色冰冷,目光低沉,不知道在想什麼,老臣蕭瑀瞥了眼秦懷道,想到兩人是政敵,秦懷道上位對自己不利,就要反對,看到李二似笑非笑巡視全場的眼神,就像獅王在巡視自己領地,想到什麼低下頭去,眼中閃爍著陰冷的光澤,宛如伺機而動的毒蛇。
一時之間,朝會多了些詭異氣息。
李二就是要讓秦懷道沖在前面吸引火力,讓不安分的人跳出來,再用秦懷道這把刀看下去,肅清吏治,見沒人敢直接跳出來反對,心中有些遺憾,看向秦懷道,見秦懷道有些懵,心情頓時好了許多。
秦懷道真沒想到會改封為護國公,但也沒在意,還是國公,俸祿不會多一分,看到王德丟過來的眼神反應過來,上前朗聲說道:「謝聖上隆恩!」
「有功賞,有過罰,這是朝廷規制,也是你應得的,今天朕有些乏,有事回頭再說。」李二威嚴說道。
王德心領神會,喊道:「退朝!」
文武百官答應一聲,三五成群地走出大殿,不少人用眼角餘光瞥一眼秦懷道,低聲說著什麼,武將則紛紛圍攏上來道賀,李靖欣喜地說道:「懷道,你這護國公比老夫這衛國公的爵位聽起來霸氣多了,明白聖上意思吧?」
「多少能猜到一些。」秦懷道如實說道。
「知道就好,大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