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儀這才注意到長安日報後面還有內容,是國事部此事的補充。
他再看時,頓覺提出此案之人驚為天人:「代表國事部,百姓皆可參議國事以為國事部掣肘?陛下真乃神人也。」
裴仙竹見他一會失態,一會震驚無比,掩嘴輕笑不已:「上官先生真是有趣,一會說陛下是昏君,一會又稱為神人,如此反覆可算得上君子之風?」
上官儀絲毫不在意裴仙竹的調侃:「吾本非君子,何來反覆之說?凡對民有利者,吾願傾力相助,又有何不可?」
「上官先生說什麼便是什麼吧。」裴仙竹帶著難忍的笑意,轉身離去。
國樂府已然如此,更別提長安城中其餘各方。
當時各大官員就已經鬧翻了天,有的連夜寫百道奏摺分析國事部的不妥之處,有的強烈要求國事部只有五人根本不夠,要求擴大到二十人,最好將自己算入在內,還有的乾脆不裝了,強烈建議大小官員只要在長安的,都應該入國事部與代表國事部相對應。
只是這些奏摺秦懷道看不到了,具體事務,已然轉交給國事部處理。
見到這些官員的小心思後,幾位國事部重臣沒有任何回應,只是當著百官的面將這些奏摺全部燒掉,自此百官再無任何閒言碎語,又過數日,大小官員對國事部議事制度已然熟絡,按照國事部要求,開始積極展開代表國事部的組建。
秦懷道在出發的路上收到朝中對國事部的反應,頗為滿意。
國事部與代表國事部,就是人人平等的開始,天下平權,就從國事為起點。
就這幾日來看,幾位重臣雖不太適應新的角色,但就事務處理來說,辦得不錯。
改制一事,對於大漢的官員和百姓來說的確是新事物,不過他們終將適應。
「朝中既然已經安穩,接下來,就看我們的了,加快速度,向江南道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