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的漢字作為他們國家的官方文字,一直延續到很久很久以後,乃至於現代在日文和部分韓語中也能看到漢字的蹤跡,而在清代之前,東亞地區的官方文字都是高雅的漢字。
不管是日本人還是朝鮮人,讀書人、官員、貴族和王族都是以漢語作為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民間由於教育的問題沒有普及,所以在十五世紀中期朝鮮的世宗大王創造出朝鮮的文字之後,這個文字還是被當作二等文字用於朝鮮的民間。
在朝鮮和日本,凡是有一點地位的人,都以學習漢語和使用漢字為榮,不去理會那些二等文字,一直到二十世紀,中華帝國的衰亡與崩潰,國家的地位決定了民族文化的地位,國家的強弱決定了民族文化的強弱,漢字經過了千百年的沉浮,更是飽嘗人間冷暖。
金庾信作為新羅的王族,地位高貴,那麼漢語和漢字更是必修科目之一,他也讀過很多關於中原文化的書籍,深深仰慕著中原的漢文化,所以對於漢字自然是非常精通的,提筆一篇洋洋灑灑的謝罪文書和求援文書就寫了出來。然後立刻派人繞道從海路送往位於遼東半島的唐軍大本營,自己仍然率領軍隊死守自己的陣地,儘管他並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支撐到唐軍出兵,乃至於他也不知道唐軍是否真的會出兵。
從海路走算不上多快,但是也絕對不慢,五天之後,蘇寧收到了來自於血滴子的情報,也同時收到了新羅使者帶來的求援文書,看到了血滴子的情報之後,蘇寧知道自己沒有猜錯。泉蓋蘇文乃至於整個高句麗還是有對抗新羅人的實力的。這不,都打到新羅人的家門口了,這算是給了新羅人一個很好的教訓,那個驕傲自大的金庾信也被逼得低了頭。向大唐求援。
新羅北伐大業已經全部失敗。高句麗人收復了失土。乃至於正在向著漢江流域衝擊,蘇寧知道,高句麗人不是真的想要奪回漢江流域。而是要給新羅人打一針預防針,讓他們知道高句麗就算是在內亂也不是他們可以干預的,那是高句麗人自己的事情,新羅人別想參合,你們要是敢參合,我們立馬就不打了,聯合起來要了你們的狗命!
蘇寧冷冷的一笑,閱讀起了新羅北伐軍統帥金庾信的求援文書,看了一筆漂亮工整的漢字,蘇寧還是挺喜歡的,這年頭可以把漢字寫的那麼漂亮的外國人可不算太多,本身教育普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唐費盡全力尚且還要一點點一點點慢慢來,就別說其他國家了。
不過說到底蘇寧還是不想看到新羅人真的被打得太慘,要是真的被打得太慘,拿到時候就少了一個和稀泥的傢伙,就會讓整個朝鮮半島的軍力多上一部分,少死一點人,那肯定不太好,所以蘇寧當然覺得應該出兵協助一下,大不了給泉蓋蘇文一點兒顏色看看,讓他知難而退,老老實實的回來,別再繼續揪著新羅人不放。
但是就這樣老老實實的幫著新羅人打仗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我坑別人怎麼可能會輪到別人坑我,我絕對是不答應的,新羅人要想讓我幫著他打仗,就要付出相對應的代價,比如錢糧之類的,還有戰死軍士的撫恤費用等等,新羅來使苦著一張臉說全部答應,就等著大唐出兵了,蘇寧笑了笑,還拿出一張紙讓新羅來使簽字畫押,說空口無憑,簽字畫押,白紙黑字,才是真的憑據。
新羅來使苦著臉簽下了這一份不平等條約,蘇寧這才滿意的找來了張士貴和張亮,笑眯眯的問他們誰願意帶五千鐵騎突襲泉蓋蘇文的領地,狠狠的給他來一傢伙,然後大軍在後佯攻高句麗安市城,逼迫泉蓋蘇文撤軍。
張士貴還沒說話,張亮就立刻竄了出來:「蘇小子,無論如何都要讓老夫去,這些日子都快把老夫憋死了,快快快,快把兵符給老夫,老夫這就去收拾泉蓋蘇文去,快點兒,憋不住了!」
張士貴一臉黑線的閉口不言了,蘇寧也是一臉黑線的寫下了調兵文書,把兵符給了張亮,張亮興高采烈的點兵點將出戰去了,大唐軍隊人馬雖然不多,不過軍械什麼的還是齊備的,除了火藥被嚴格保存在蘇寧的親衛軍手上,其餘的攻城兵器還是足夠的,都放在了大營裡面,攻城兵團隨著張亮一起出征。
張亮先一馬當先的率領五千鐵騎衝擊了高句麗設下的第一道防線,區區兩千多人的兵馬在那裡監視大唐的兵馬,張亮以薛仁貴為先鋒,派薛仁貴帶著一千鐵騎衝擊防
八百二十 金庾信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