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這些精英,但印度理工2/3的畢業生卻選擇到美國留學,闖蕩矽谷,幾乎很少再返回印度。」
「但和印度精英遠赴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中國人在矽谷闖蕩一番後又回到中國:張朝陽看到美國矽谷突飛猛進,回國創辦了第一家中文門戶網站;98年他去矽谷挖人,回來了一名姓李的年輕人,他後來創立了中國的谷歌……」
「最聰明的印度人移民到了西方,但移民去西方的中國人未必是最聰明的中國人。印度精英可能統治矽谷,而中國精英則建設自己的矽谷。這裡外的區別,顯而易見。」
「印度的人力資源部部長就曾經大聲疾呼:我們希望看到人才增長,而不是人才流失。」
印度裔ceo從來只是美國人搭建的企業平台上的一顆螺絲釘,他既不能擁有企業,也不能提升印度本土的it水平,它們的標籤仍然是「美國公司矽谷企業」,而不是「印度公司」。
事實上,全球範圍內創新能力最強的企業,絕少有印度人一手創建的,印度精英階層幾乎都在為歐美資本家打工。
反觀中國,這幾十年來成了創業熱土,在bat等it巨頭之外,還有眾多垂直領域的佼佼者,細分起來有成百上千個,如雨後春筍般還在不停湧出。
在齊政重生之前,後世年輕的中國精英已經更喜歡扎堆於中國本土科技企業。有調查顯示,在中國排名前25位的「最理想的僱主」中,近60%都是中國本土企業,其中有13家是網際網路公司。以往名校畢業生趨之若鶩的亞馬遜、蘋果、谷歌、微軟等美國的科技巨頭們,並未成為新一代中國精英們的最理想選擇。
更有意思的是,最聰明的印度人去了美國,而有眼光的中國人卻悄悄進入了印度。
中國科技巨頭們正在搶灘印度,我們完全沒必要妄自菲薄,不能看到有幾位印度人做了歐美跨國企業的ceo,就產生了「不如人」的感慨。
趙琪東有些措手不及。關鍵是齊政的反駁中有詳實的數據,有確切的事實,以至於自己就算想倚老賣老利用自己權威厲聲訓斥對方,也無從下口。因此只能尷尬地陰鬱著臉不說話。
齊政得饒人處不饒人,繼續窮追猛打。
「再說到人民素質的問題,大家都在國外呆過,自然知道很多外國人的素質也不咋的:地鐵鐵軌里堆得滿滿的菸頭;節日慶典後到處是扔的餐盒、廢紙等亂七八糟的垃圾;甚至晚上十點以後誰還敢在外面嗨誰都是嫌命大……」
「殘酷點說自由世界人民素質高,還不如說是自由世界違法違規的成本太高。文明素質的高下,與名聲無關、與身份無關、與是否來自所謂高素質的發達國家也無關,而是取決於規矩是否嚴格、制度落實是否到位。」
「至於吃野生動物這點,我承認國人愛吃野味,雖然從生態意義和防疫安全方面考慮確實不值得提倡。但這不過是我們飲食文化的一方面,如果非要將其上升到人性啊、素質啊等人身攻擊,我也只能說,不過是老大笑話老二,半斤八兩罷了。」
「要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鳥群,就是被美國人吃到絕種的!」
「18世紀時,廣袤的北美大陸上,有兩種動物的數量令人瞠目。地上跑的美洲野牛,至少有6500萬頭;天上飛的一種鳥北美旅鴿,數量約有50億隻。」
「自從歐洲人移民到北美大陸後,這兩種動物遭遇滅頂之災。到1903年,北美野牛還好,能剩下二三十隻,被政府出面保護起來,所幸沒有滅絕。」
「而北美旅鴿就沒那麼幸運了。這種鳥肉非常好吃,關鍵還特別傻。據說旅鴿大隊路過時,因為太容易捕殺,老人小孩扔塊石頭都能打幾個下來。於是人們想盡辦法捕殺北美旅鴿:用霰彈槍打;點燃硫磺之類的製造濃煙熏……旅鴿天性奇特,並不因為同伴死去就四散逃開,以至於死的如同雨點般落下,活著的依然保持隊形不變若無其事向前飛。」
「美國建國後,捕殺旅鴿形成大規模的產業。每天有數不清的旅鴿被送往美國東部城市的餐廳。鴿肉也成為下層階級的食品來源之一。可是旅鴿實在太多,美國人根本是吃不完的。不過這並沒有減少捕殺行為,人們甚至把鴿肉做成豬飼料,以很便宜的價格大量銷
第37章 縱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