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杭城這邊是有南盟三個軍的部隊。
一個主力軍、兩個暫編軍的部隊。
這三個軍在杭城灣構建了多個岸防陣地,拱衛杭城灣。
但是隨著潯陽、洪城接連失守,復興軍已經切實威脅到了湘南、東江兩省。
潭州這邊派遣了重兵前往湘南和江南省交界的平鄉阻擊復興軍。
而東江省這邊卻沒有多少兵力可以調遣。
畢竟上滬這邊還需要重兵防守,所以上滬是無法抽調出兵力。
湘南那邊的數十萬守軍就更別想了,鐵路線都被切斷了,想調都調不過來。
別看南盟在開戰之前有著兩百多萬的兵力,但是在潯陽一戰當中就被打掉了十多萬。
這邊又需要大量的兵力來堵住長河這個口子,再加上逐鹿這邊戰事也吃緊。
所以這也導致南盟這邊已經沒有多少兵力可用了。
隨後上滬登陸戰爆發,這也意味著復興軍的登陸重心將會放在上滬,而不是杭城這邊。
所以吳治昌就想著把杭城這邊的部隊先調到東江的廣信前線,在這裡堵住復興軍的攻勢。
然後再從其他地方調派部隊補上杭城這邊的缺口。
也正是因為如此,南盟從杭城守軍當中抽調了兩個軍外加兩個師的部隊緊急趕往江南的廣信前線。
現在整個杭城就只剩下了一個師的部隊,而且這個師還是東江省保安部隊改編而來的暫編師。
這其實也是吳治昌心中抱有一絲僥倖心理。
認為復興軍的重心放在了上滬,不會注意到杭城這邊。
而且他還是秘密從杭城抽調兵力,部隊都是夜晚時分乘坐火車出發前往廣信。
杭城和廣信之間僅有300多公里的鐵路里程而已,所以七個小時左右就能夠趕到。
吳治昌認為他做的很隱秘,卻不知道復興軍這邊的偵查手段多種多樣。
此刻的太空當中就已經有了復興軍好幾顆眼睛。
雲天基地這邊經過了數個月的建設之後,基地的二期工程也已經完成,現在正在進行最後的三期工程。
在這個期間,雲天基地這邊也沒有閒著,只要一找到發射窗口,哪怕僅有一個小時甚至只有十分鐘,他們都會進行發射。
按照姜華的話來說:就算發射失敗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不造成人員傷亡就行。
也正是如此,雲天基地這邊才放心大膽的發射。
探索者一號、二號、三號衛星的發射也給雲天基地這邊積累了很多的經驗。
在兩個月之前,也就是二月份的時候,雲天基地發射了第一顆軍用偵察衛星——千里眼1號。
這顆衛星被送到了近地點160公里、遠地點980公里的軌道當中,衛星運轉周期90分鐘,一個半小時就可以繞星球一圈。
這顆衛星的重量達到了2噸左右,上面搭載了可彈射返回艙。
衛星的返回艙中搭載了四部攝相機,兩部全景攝像機、一部廣域低解析度成像相機以及一個小型索引相機。
其中廣域和索引兩部相機都是用來尋找大範圍概括性的目標,當發現了大致的目標之後,再用解析度可以達到7米左右的全景相機進行攝像。
在完成了拍攝之後,衛星的壽命也就到頭了。
因為這個年代無法進行太空到地面的數據傳輸。
在衛星的返回艙當中搭載了攝像系統、膠片、飛行動力、導航航標、降落傘以及防震系統。
當衛星到達指定軌道之後,地面控制站發送了彈射指令之後,衛星就將占據大部分重量的返回艙彈射出去。
隨後衛星就將在既定地點的塞北三省內進行降落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