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家裡有牛的。有時候自己產的麥秸不夠一頭黃牛一個冬季的食物,還要跟別家去買。可想而知,這麥秸對於村民來說,重要性不下於糧食。
家裡有空閒房子的,誰也不捨得,也不放心將麥秸垛放在外面,但更多的村民家裡哪有閒房子?所以這打穀場不能離村太遠了,後來村長給村民劃宅基地,有意無意的將打穀場給圈了起來。
這打穀場上還住著幾個孤寡老人,村里給些補助,也算是為村里看顧這些麥秸垛了。到了農忙的時候,村裡的糧食都運到打穀場等著脫粒、晾曬,那個時候,看顧打穀場的人,就更多了很多。
誰家也不放心自己糧食,被別人看著。每家都會出壯勞力吃住在打穀場,直到糧食入倉,所以打穀場上還有一座座低矮的,只夠一人住的茅草屋。
為什麼殺豬肉要去打穀場賣,這算是個習俗吧。
不知道這個習俗傳了多久,用句老套的話說,是很久很久以前,村里人大概都是一個族裡的,過年也是一起過的,吃大鍋飯,吃殺豬菜。人多,在誰家也盛不下一個族裡的人。所以,過年的飯,就放在了空曠的打穀場。
空曠的打穀場,點起預示著來年紅火的紅彤彤的篝火,熱湯、熱菜、熱飯,還有族人的洋溢的熱情,將刺骨的寒風也能吹散。
再後來,大概是村裡的外人越來越多,但也能所有村人湊糧食,過年的時候在一個鍋里搓一頓。
就這樣,過年的時候,打穀場殺豬,吃殺豬菜就這麼延續了下來。村里沒有屠戶,平時也沒人殺豬,過年的豬都是獵戶們殺的。
村里人養的豬,要麼整隻賣到鎮上,要麼殺好後,帶著肉去鎮上的集市、酒樓、屠夫家賣掉。
而村里人過年的豬,每年是輪著來的。今年你家,明年我家。輪到的村民,即便家裡沒有養豬,也可以跟養豬的村民買,或者直接將這個輪到的責任,也可以說是利益,讓給養豬的村民。
(本章完)測試廣告2
第21章 目光沉沉的葉老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