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馬雲抽調了一批骨幹,參與一個秘密項目淘寶網。
但是,有個問題讓馬雲很頭疼,那就是支付問題。
根據《南都周刊》2011年的報道,paypal可能給馬雲提供了思路。因為有visa和萬事達等卡組織支持,只要是兩個卡組織的信用卡或銀行卡,都可以通過 paypal進行支付,而不需要用戶再額外向銀行簽約。
因此,2004年,馬雲找到了中國銀聯。據早期中國銀聯決策層向《財經故事薈》透露,阿里方面人士最早聯繫上的應該是是apay(銀聯電子支付有限公司)—這是被銀聯控股51%的一家公司。
這家公司的前身是一家電子商務行業的創業公司,因為遭遇2000年前後席捲全球的網際網路泡沫,日子難過,後來被收歸至中國銀聯門下。當時的銀聯繫中,唯一一家跟網際網路支付相關的就是這家公司。
通過apay負責人的居間介紹,馬雲得以和當時的銀聯高層會面。同時在場的還有apay公司負責人。
知情人士告訴《財經故事薈》,參與會談的銀聯高層當場詢問apay負責人,能否和支付寶合作,後者看起來有心無力,有點心虛地說,「可以想想辦法」。
不過,事實上,剛剛創立兩年的中國銀聯,並沒有visa和萬事達那麼健全的線上網絡。「馬雲當時的想法,比如連上銀聯就和所有銀行都連上,是不可能的,條件不具備。」知情人士向《財經故事薈》透露,「銀聯自己還沒有在網際網路上和銀行打通呢」。
中國銀聯在線下之所以能夠快速的搭建起和連接銀行的通用網絡,原因之一是當時多部委的齊力推動,大小銀行們,主動或者被動地都會支持中國銀聯。而在線上,並沒有政策支持。
「在線上,銀行不支持你,壓根玩不轉」。上述知情人士告訴《財經故事薈》。
此次會面並未被正式公開過,不同的參與人士的記憶,如同一時空向不同方向發射出去的箭頭,在接下來漫長歲月中,偏差越來越大。
十年之後,事實已經如同散落於各地的碎片,難以拼湊出完整客觀的真相。
那次會面大概一兩個月之後,當時的銀聯決策層向apay負責人問及合作事宜,後者回答:「馬雲要自己幹了吧」。
2004年12月,浙江支付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杭州成立,馬雲開始和銀行一家家展開艱難的談判。
而此次會面對中國銀聯亦有啟發,「原來網際網路支付這麼有前景,這一塊不能丟」。而當時的apay也夢想打造中國的paypal。
不過,支付寶公司的發展速度遠遠快於apay。原因主要在於,支付寶公司有業務場景-快速發展的淘寶網。
就在支付寶在網際網路上一騎絕塵的時候,銀聯商務在線下也在快速增長。
普通公眾並不了解的是,名字中都有「銀聯」兩字的銀聯繫公司,是一個極為複雜的體系。
總公司為中國銀聯;此外還有銀聯商務有限公司(簡稱銀聯商務),是中國銀聯控股子公司,2002年成立,是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此外還有銀聯電子支付(apay),是中國銀聯的控股公司,其支付業務範圍為網際網路支付和電話支付等。
銀聯商務成立的初衷,是為了解決銀行卡受理商戶太少的問題。銀聯商務成立之前,支持銀行卡消費的商戶只有15萬戶,pos機具20多萬台,平均每100塊錢的社會消費品零售中,只有2塊錢是由刷卡支付。
截至到2013年,全國已經有400多萬家商戶的收銀台上,放著1000多萬台pos機。每100塊錢社會消費品零售中,已經有50塊錢是刷卡支付,幾乎趕上了發達國家水平。
具體到線下收單,其產業鏈上總共有三個利益主體:銀行卡的發卡行、收單機構、提供轉接清算服務的中國銀聯。每刷一次銀行卡,不同行業商戶需要交納不同比例的手續費,而上述三個利益主體按照7:2:1的比例分食手續費。
而在1996年,中國銀聯還沒有成立,所以段雲想要尋求讓國內所有的銀行為他的線上支付做擔保,那就需要一家一家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