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通過學習佛、儒、道三家的典籍,要說他最認同的還是陽明心學的觀點。
王陽明曾說「華夏之民,無論何人一定要做收拾精神,自作主張的大英雄。」他主張的心學主旨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王明玉認為這是最適合當下自己修行的目標。他在自我認知和自我否定的研究當中,思想徹底得到了解放。
現在的王明玉已經徹底忘記自己的目的,忘記了自己曾經的輝煌,忘記了自己已經命不久矣。他現在只想通過修行,從而找到自身思想層次的解脫路徑。
………
八年的時光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過去了。
王明玉現在的心境,已經徹底的放開了,他現在所求的正是道家的最高理想境界,他希望自己能像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一樣得到自身的大自在。
在來到這座道觀的第五個年頭,王明玉又下山了一次,他尋來了一些武俠和武術圖譜。
他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自己也許能從練武、讀書當中得到一絲大自在的真意。
這天清晨,小道觀里,傳出一陣清朗的誦經聲,念得正是的被譽為道家至高寶典的《道德經》。
《道德經》為道家創始人太上老子所著,基本上只要是修道的人就沒有哪個是不知道它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也」
郎朗的誦經聲傳出了道觀,傳入了這座小山丘的密林中,直至慢慢消失。
小道觀中,一個稍大一點的正殿裡,其正面則供奉的三清道尊,從左到右分別為玉清元始天尊、太清太上老子、上清通天道尊。
在大殿中央有一個蒲團,王明玉坐在其上。
只見,他頭上挽著道髻,用一根削好的木棍穿著,身著太極八卦圖的白色道袍,腳蹬白襪圓口鞋。
由於這幾年來,王明玉一直誦讀道經,此時他的心境也得到了升華。
此時王明玉一身道袍穿在身上,也的確有了出塵的氣息。
逐漸的誦經之聲漸漸停歇,王明玉也就做完了今天的功課。
突然王明玉感覺到身體一陣虛弱,仿佛要喘不過氣來,感受到身體已經達到了極限。他知道自己應該就是今天了。
他強自站起身來,仔細地撣去《道德經》上的灰塵,放置在一旁,又整理了一番衣袍,艱難的向各位道家先賢深深地做了一個揖首,之後跪在面前的蒲團上。閉上眼睛,靜等體內的生機飛速的逝去。
兩個小時以後,小道觀徹底歸於了平靜,仿佛一切都沒有變,只是少了那個拖著病體的身影。
直到三天後,山下的村民給他送蔬菜的時候,才發現了他的遺體,村民們把她安葬在了,小道觀後面的一處好山好水的地方。
村名們拜祭了一番,便下得山去。這時只見一個小土丘坐落在山林之間,小土丘前面一桿白幡迎風飄舞,顯得是那麼的孤寂。
王明玉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可是他真的離開了嗎?也許在思想上得到升華的王明玉,會出現在另一個世界開啟一個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