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群雄割據」,高通沒有後來雄霸天下的英姿,聯發科也沒被小米一腳踩地上;
華為海思在這個領域還沒起步;蘋果在08年收購了pa semi公司,明年將會隨同劃時代的iphone4發布第一款a系列處理器a4,不過是定製晶片,a5才是自研cpu,真正走上a系列默秒全的道路。
直到十多年之後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華為海思在被制裁的絕境之下把牙膏管擠爆,麒麟9000才看到了a14的背影,高通驍龍888則又一次跌倒在火坑裡面,也算是在某個角度上「助力」麒麟十多年的追趕道路,使其在「死前」完成,結束了此前從麒麟980開始的雙方各自領先半年的竟跑。
(作者按:寫於2021年7月,經過大半年時間,從各自手機的綜合體驗來看,麒麟9000完勝驍龍888,包括遊戲體驗。)
不過驍龍可以繼續疊代補救,並且即便是火坑,其他手機廠商也得搶著往裡面跳;麒麟則被一道又一道制裁禁令鎖死,試圖艱難掙扎出一條希望渺茫的求生道路。
因為各個廠商的宣傳,手機晶片在後世已經幾乎等同於移動處理器,然而實際上一台手機使用到的晶片要多達幾十片,除了以上提到的,還有dps(數字信號處理)晶片、isp(圖像信號處理)晶片、射頻晶片、音頻管理晶片、電源管理晶片、導航晶片、藍牙晶片等等。
比如華為明明擁有5g主導權和5g晶片,卻偏偏在21連續發布多款4g手機,就是因為空有5g晶片,但5g濾波晶片被卡住了。
濾波晶片是射頻晶片之一,基帶+射頻才能實現手機通信功能,而在射頻領域,95%的市場都被美日公司占據,國內公司在這個領域成果和市場幾乎為零,海思同樣未能突破。
不是海思不夠強,事實上從mate20開始,華為就已經把射頻中的功率放大器和低噪聲放大器換成了自研,但一方面,濾波是射頻中最難攻克的領域,另一方面,給海思的時間太短太短了,任務也太重太重、太多太多了。
回到正題上,因為洛神ui可以刷機使用,古詞手機本身的宣傳賣點就是性價比,參數就十分重要,其中的主要參數也就是後世哪怕普通消費者也都已經耳熟能詳的幾個領域:處理器、屏幕、攝像頭、電池。
這也都是以小米為主要代表的手機廠商一直努力宣傳的結果,這並非貶義,從手機商場的角度來說,小米這家公司有太多可以學習的地方。
其中最主要的貢獻就是,更加明確突出了宣傳賣點,比如手機處理器、屏幕解析度、拍照像素……都是如此。
事實上,手機處理器頻率高、性能強,手機不一定不卡,屏幕解析度高,屏幕不一定清晰,攝像頭像素高,拍照不一定好——但消費者不懂!
小米將手機各個領域都給「數據化」,解析度、像素、跑分,可以很直觀地讓消費者感受到差異,這毫無疑問是有利於宣傳的,而且不算虛假宣傳,人家說的都是實話,我說我屏幕解析度比蘋果高,確實更高,可沒說我屏幕顯示比蘋果好
——比如iphone11發布之後,那塊326ppi(像素密度)的屏幕被全網嘲諷了一年都不止,但實際屏幕顯示效果,iphone11的那塊720級別lcd屏幕可以把除了蘋果、三星之外幾乎所有廠商的旗艦手機,是旗艦手機,都按在地上打。
除了屏幕硬體本身之外,調教也是一個很重要因素,安卓有先天缺陷,色彩管理天然被ios吊打,三星旗艦一直使用的都是自家最頂級屏幕,給蘋果的都是相對次一等,但實際觀感上就是不如蘋果。
不過在當時的網絡輿論環境下,提到iphone11幾乎就少不了「大果粒屏」的嘲諷,以至於使用者沒覺得差,說「不影響體驗」「看不出來差距」都要被各種嘲諷。
這就是「數據化」宣傳的效果。
這種宣傳策略有好有壞,好處不用說,發布會有噱頭,宣傳有賣點,可以吊打友商,吸引消費者掏腰包。
弊端也很明顯:拿到手之後,一對比就能發現真相,會持續降低信用值。
不過對於手機商場來說,手機賣出去才是最重要的,這種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