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慶忌的授意下,伍子胥、孫武等將領,便開始著手組建武卒部隊。
三萬武卒的編制,會從吳國的三十萬常備軍當中選取出來。
武卒的編制,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
其中,「二五百主」也稱「千人」,也就是以一千人為基本的作戰單位,類似的一個團。
需要打戰的時候再靈活編制,設將軍一人指揮。
這種編制,充分體現了武卒的指揮系統在作戰中的靈活性,能達到如腦使臂,如臂使手,如手使指一樣。
即便是戰敗,也是可以迅速的組建軍陣。
不管各軍隊士兵是否相識,在這種各級將官存在的情況下,都是可以迅速的組合起來……
跟吳軍現在的軍制,基本上相差不大。
這些軍事基本素質較高的士兵都要進行嚴格的軍事技能訓練,包括單兵技藝訓練、陣法訓練、編隊訓練以及聯絡記號訓練等。
在訓練中,伍子胥和孫武等將領還特別注重發揮軍事骨幹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一人學成,教成十人。十人學成,教成百人……萬人學成,教成三軍。
這使全軍的素質迅速得到提高。
吳軍的戰鬥力本就不弱,慶忌組建這支「武卒」的目的,只是在於最大限度的將吳國最強的將士集中起來,以備不時之需而已。
那麼,吳國的這三萬武卒,是職業軍人嗎?
是!
不過,他們仍舊是需要承擔耕作的任務。
跟一般的軍隊不同的是,武卒的兵役不再是三年或者五年,而是視年齡、軍功爵位而定。
凡十六以上,四十以下,這樣的年紀,才能成為武卒,這是硬性條件。
達到四十歲的武卒,就必須要退役。
即,一個十六歲加入到「武卒」的士兵,可以服兵役整整二十四年。
這就已經相當於職業軍人了。
吳國的常備軍,其實都差不多。
他們並不是脫產的職業軍人,在非戰時,是需要下地耕作的,只是肩負農事生產的任務,不比那些真正的農民繁重。
第646章 末位淘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