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睛道:「寡人,為越王之女婿,吳越兩國王室之始祖皆為軒轅黃帝,祭祀禹王陵,豈非合情合理?」
「這……確實合情合理。」
鹿鳴硬著頭皮贊同道。
慶忌作為吳王,祭祀大禹的確是沒毛病。
莫說慶忌,天下任何一個國家的君王,都能祭祀大禹,感念其功德!
只是,慶忌搬出這樣的說法,干出這樣的事情,鹿鳴已經暗道不妙。
因為慶忌這分明是在提醒鹿鳴:越國王室的存在已經可有可無!
日後大禹的祭祀,吳國完全可以代為之!
「那,寡人又何必多此一舉,讓越王享國?」
這著實是將鹿鳴問住的!
滅國不滅祀,這在春秋時代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
古人認為,神包括自然之神,天神,鬼神,祖先等內容。
祖先死後化而為鬼神,敬祖祭祖也就是禮敬神明的表現。
世人認為,祖先逝去後,他們的鬼魂仍然需要享用祭品。
所以在先秦時期,即使是滅掉了對方的國家,往往也是「滅國不滅祀」,劃出一小塊地給他們建立祭祀祖先的場所,但大夫之家滅亡後很可能沒有那麼幸運。
當年,楚國令尹子文的弟弟子良生了個兒子,有「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
子文認為,將來毀滅若敖氏家族的,必定是這個斗越椒。
故而在臨死前哭著說:「鬼猶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
意思是若敖氏祖先的鬼神將會因沒人祭祀而餓肚子。
後來,執政的令尹斗越椒因為率兵造反被楚莊王打敗,整個家族被消滅。
而古代的祭文往往以「嗚呼哀哉,尚饗」作結,就是在表達哀傷之後,讓鬼魂「趕快出來吃祭品」。
能祭祀鬼神,代表著一個群體的存在,反之亦然。
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滅國不滅祀的規則。
如周武王姬發滅商朝後,將商紂王的兒子武庚分封為諸侯,負責商王朝的宗廟祭祀。
後來武庚起兵叛亂,引發了三監之亂,造反失敗被殺死。
但就是這樣,周王室依舊沒有毀滅成湯一脈的宗廟祭祀。
他們另外找了商紂王的哥哥微子啟,封在宋國來接替這個祭祀的責任。
所以在春秋時期,很多雖然是死仇,但都會留下對方一條血脈,讓他祭祀自家祖宗。
由此可見祭祀祖宗的重要性!
第238章 滅國不滅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