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私底下也都會揣測一二的,八卦之心人皆有之,他們這些搞藝術的也完全不例外。
當然,老師們肯定不會當著他的面來討論這些私人的話題,開會的時間很緊張,怎麼能浪費在這些無聊的八卦上面呢!
雷建華和夏明政這樣的學校領導也都知道,他們搞藝術的這些人最討厭就是繁文縟節,也就盡最大可能減少這些形式主義的東西。隨著燕京國際音樂節的來臨,華夏音樂學院上上下下都要忙碌起來。哪怕他們現在其實已經沒過去那麼忙了,但還是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這也是音樂節做大之後會出現的必然效應,必須得有專業的團隊來進行音樂節的運作,最常見的就成立相關的基金會,它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尋找贊助商。這也是搞藝術的行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首先得解決贊助問題,讓藝術得以繼續下去,然後才能談其他的,要不然,就都是空談。
燕京國際音樂節這些漸漸做了起來,原本有擔任過音樂節基金會理事的周秀英、萬寧國等老一輩音樂學院教授們也都卸任,也算是比較正常的輪替,包括作為創建者的藝術總監本身,大抵也都按國際慣例會進行輪替。
作為中國最頂尖的音樂學院,屬於藝術院校,也確實不太適合作為領頭人的形式出面。哪怕將來秦放歌搞什麼「秦放歌國際音樂節」以及「秦放歌國際音樂大賽」,主導權都不會是華夏音樂學院,而是秦放歌的團隊來負責主要方向,具體的就是他「秦放歌文化藝術發展基金會」來全權管理。
而華夏音樂學院作為主要的合作方,很多學院的教授們會作為理事以及其他成員加入他的基金會,基金會搞合作講座之類的地點很多都會選擇在華夏音樂學院進行,但責任和職權都還是要分清楚的。
華夏音樂學院作為育人基地,肯定不能搞得很私人化,哪怕現在秦放歌拿他當堅實後盾也不能改變這樣的事實。他的團隊也是想著合作,雙方共贏,其他的按規則來就好啦!
而燕京國際音樂節從發起至今,可謂是篳路藍縷,贊助之路並不順坦。還有相關的燕京國際音樂比賽,也是如此,一直受到經費問題的困擾,哪怕有演奏家,作曲家,各種音樂知名人士的積極支持和幫助,但肯真金白銀贊助的企業還是少,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可贊助幾乎沒有。
現在的燕京國際音樂節和燕京國際音樂比賽,辦了快十年,可處境仍舊很是尷尬,音樂節還稍微好一點,更需要資金贊助的音樂比賽,呃,去年搞得被怎樣,今年這屆乾脆就沒了消息……
所以說,成立專業的管理團隊看起來真是相當有必要的,沒錢就別搞藝術,當真是顛簸不破的真理。
周秀英和沈建萍她們最清楚這樣的現狀,完全一心為秦放歌著想。她們並沒有想著接過燕京國際音樂節和比賽的盤,就還是讓秦放歌自己立起爐灶,也少些麻煩事。在準備好之前,她們倒也不介意幫下燕京國際音樂節基金會的忙。
這其實也是借燕京國際音樂節的機會,為秦放歌積攢人氣,還有他搞的「森林音樂會」,也是借著音樂節的餘韻。
如果準備妥當的話,明天就可以開啟「秦放歌國際音樂節」和「秦放歌國際音樂比賽」了。當然,時間肯定會和燕京國際音樂節錯開,放在春天或者是冬天都是完全可行的。
而秦放歌的加入,對於燕京國際音樂節的好處自然是有的,哪怕有被他藉機挖牆腳的危險,他們都還得求著秦放歌才行。沒辦法,他人氣高,上座率有保障,這就是他團隊敢於跟任何人和機構討價還價的底氣。
在這之前,燕京國際音樂節其實是挺low的,它們搞音樂節,甚至都沒辦法安排在國家大劇院這樣的場合進行演出……
國家大劇院有自己的音樂節,搞得也挺有聲有色的,似乎也根本不愁沒觀眾之類的。
也就秦放歌參與進來後,帶著國家大劇院首次參加這屆的燕京國際音樂節,但也就僅歌劇《唐璜》的演出了。
音樂節的其他演出地點,都沒在國家大劇院,燕京的音樂廳其實還蠻多的,其他的歌劇廳戲劇廳也有,就是沒那麼大設備沒那麼齊全罷了!
個中的內幕或者是說是恩怨巴拉巴拉的秦放歌根本不去參與那麼多,他的團隊只搞他好自己的事情,要能促進各方的關係融洽團結,那
第1915章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