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鳥,圍起來就好。
「按理說燕王那邊應該來信了,若殿下不放心,給臣一支騎兵,臣親自去!」藍玉沉思下,開口說道,「平壤周圍都是咱們的人,制高點平城也在咱們手中,高麗援兵若來,檜倉是必經之路。無需阻攔他,只需放一些探馬,遠遠盯著,放他們進來,然後再與燕王合兵。最好是他們行軍途中,咱們兩面同時發兵,殿下在前,燕王在側,攔腰而擊」
薑還是老的辣,儘管圍點打援經過了諸位老將們的推敲。但是很少有人,沒能像藍玉這樣,說起高麗的地形頭頭是道。更沒人能像他這樣,把戰爭精算到時間差。
就這時,忽然一員將領,在朱允熥的侍衛指引下,大步跑來。
「臣張玉,參見太孫殿下!」
來的,是朱棣的心腹大將,定然是發現高麗援軍的蹤跡。
「可是遇到了高麗人?」朱允熥急問道。
「回殿下,高麗北上大軍,已過遂安,距離檜倉只有三十里。大概有騎兵四千,步兵五萬餘人。打的是高麗王京興義軍的旗號。燕王千歲率軍駐在長星里,隨時能攻高麗軍之側翼。」
(地圖上看,平城,長星里,檜倉是一個三角形。)
「好!」朱允熥一拍手掌,「先滅援軍,再破平壤!」說著,凜然對眾將說道,「傅國公繼續擺出要強攻平壤的姿態,其他人隨我與燕王合兵!」又對張玉說道,「速去回復燕王,讓他一定看死高麗援軍,若對方察覺有異,定要咬住,不能走脫!」
「喏!」眾將轟然答應。
明軍十幾萬軍的戰線,從平壤城外的高地平成延伸至平壤城下,呈階狀。高麗援軍到來,明軍無需在長途行軍,只需前軍渡過淺淺的大同江,便可到達高麗援軍的必經之路檜倉。
軍情如火,平壤城下,明軍繼續擺出強攻的姿態,累積土牆聲勢浩大。其實暗地裡,大部隊已調轉槍頭。
~~~
山林之中,燕王朱棣注陰藏其中,注視著山腳下急行軍的高麗援軍,眼中露出幾分讚許之意。他是百戰的藩王,從基層做起,最重視第一手的軍情。即便深入漠北作戰時,也常常親自為探馬先鋒。
「你們看,急行軍而不亂,騎兵串聯首尾,弓箭手居中,長槍手在外。若遇得敵,馬上能就地結陣!」朱棣小聲對身邊諸將說道,「高麗的領兵之人,是個知兵的大將!」
他雖然說的鄭重,但是麾下那些驕兵悍將的眼中,還是有些輕視。
燕藩麾下大將,丘福開口道,「千歲,臣有一事不明!高麗援軍為何不走松林道,直接進平壤,反而要走側面。這不是直接送上門來了?」
「你呀,是打大仗打慣了,腦子沒轉過來!」朱棣笑道,「高麗國小,傾全國之力不過十幾萬兵馬。援軍進了平壤,固然能確保平壤不失,但卻於全局沒有半點好處!」
「高麗的兵馬都囤積在平壤一帶,若我大明再調二十萬兵馬過來,團團圍住,隨後再征十萬大軍直進漢城,他用什麼抵擋?」
「想解平壤之圍,高麗必須野戰,唯一的生路就是從側面攻擊,我大明圍平壤大軍的側翼,奪回高地開城,與平壤成犄角之勢!」
丘福想了半天,似懂非懂,開口道,「還是千歲聖明,臣這粗人,就知道輪刀子,想不出這些關節來!」
「也不是本王想的!」朱棣笑著,嘆息一聲,「此戰,全盤都出自皇太孫的手筆。從一開始,他要打的就是一戰滅高麗社稷之戰!」說著,微微皺眉,「如此戰役,乃是好大的一盤棋。一開始,本王還以為是那些軍中老將們給他出的主意,後來才發現,是人家力排眾議,說服了那些老將!」
說著,長嘆,「還真是,天縱奇才呀!」
「他?」丘福等人面上有些輕視,「太孫殿下再怎麼英明,也比不過千歲您身經百戰。打仗這事,想的再好,打起來也都變樣。」
就這時,眾人身後的密林中,傳來腳步。
眾人握緊兵器,只見一探馬斥候焦急的過來,「千歲可在?」
「怎麼了?」朱棣皺眉問道。
「騎兵!」探馬喘著粗氣,「定遠侯王弼來報,川內方向發現高麗騎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