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口中的天,其實是很廣義的。包含民心道德禮儀三個方面,以天寓意是因為天是不變的,這些也就是永恆的,君主違背這些,就是違背了天意。
這種學說的含義,其實是對皇權的限制。
朱允熥說道,「如此看來,早在西周時期,當時的人就明白,誰擁有民心就是有德,誰有了民心就有天命!」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難,喪民心易!」
「朕之所以今日說這麼多發這麼大的火,就是因為下面那些糊塗官,丟的是大明的民心。」
朱允熥加重口氣,「記住,丟的不是朕的民心,而是大明朝的民心。」
似是說得累了,朱允熥對身後招招手,王八恥小跑著端了一碗茶過來。
王八恥伺候了朱允熥一輩子,自然知道皇帝的脾性,所以這茶水半溫半熱,方便他一飲而盡。
朱允熥喝了茶,臉上掛著似笑非笑的表情,「朕記得還學過這麼一篇文章,也是大漢朝的故事,說的是漢文帝時期的廷尉張釋之。」
「漢文帝有次出巡中渭橋,有一人不知怎麼混進了隨行的隊伍,驚了文帝的乘輿,抓了這人之後文帝讓張釋之審理。」
說著,朱允熥又看看群臣,指著翰林院眾人之中,領班的解縉說道,「朕說乏了,你來說下文。當年朕讀的時候,你是陪讀。」
「臣遵旨!」解縉行禮,而後緩緩道,「張釋之審理之後,認為此人只是好奇聖駕是何等樣的,所以不過是犯了蹕罪,便判了此人繳納罰金而已。」
「文帝聞之大怒,命張釋之誅殺此人。」
「張釋之奏道,法者,天子於天下公共也。而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且其方時,上使立誅之則已。既交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不愧是翰林院的才子,引經據典張口就來!」朱允熥笑笑,「張釋之敢和文帝硬頂,且告訴文帝,你當時殺了就殺了,可既然交給了臣來審理,臣就要秉公執法,執法之後就不能再改弦易轍。」
「這個人很好,可是漢武帝時期還有個廷尉杜周,和他截然不同是吧?」
解縉忙道,「杜周審案,不尊法理且揣摩上意行事,史書記載,上所擠者,因此陷之。上所欲釋,久系待問爾微見其冤狀。」
「好,好才學!」朱允熥又贊了一句,繼續問道,「那麼你告訴朕,張釋之和杜周,他們這麼多的含義,或者說他們為何這麼做?」
解縉鄭重道,「漢武帝時杜周之所以如此行事,乃是信奉權尊於法,法出自君!」
「而漢文帝時張釋之,則是主張法與天下共!」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