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幫著打字,也忙不過來啊。我每天打字手都酸了,晚上吃飯都握不住筷子。」
「這個問題我也意識到了,我會儘快招人的。」張朝揚說。
李軍又說:「還有,我覺得應該把體育新聞單獨列為一個版塊。奧運會剛剛結束不久,大家都體育還是很感興趣的。」
「可以。」張朝揚點頭道。
潘曉光說:「現在的網民,都想接觸更多的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知識諮詢,特別是國外的諮詢。我們是不是可以把國外網站的相關內容翻譯過來?」
「這個工程量有點大啊。」張朝揚說。
「也不用翻譯太多,就找那些比較關鍵的內容。」潘曉光道。
張朝揚想了想,點頭道:「我試試看。」
張朝揚對員工提出的建議都從善如流,這就是他的創業風格。非常寬鬆,有時候員工上班干其他事兒也不管,各種建議他都會考慮,同時也不太懂得拒絕人。所以在歷史上,從搜狐網走出去的老人,一提起張朝揚都是讚譽有加,感謝張總給他們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空間。
但是,慈不掌兵,張朝揚其實非常不適合當老闆。
剛開始創業的張朝揚,什麼意見都聽,什麼方向都嘗試,員工犯錯了他也不忍太過處罰。這就導致他沒有威信力可言,而且內部管理非常混亂。
同時張朝揚的權力欲又很旺盛,或者說,他什麼都想過問,不相信手下能把事情獨立辦好。直至搜狐開始第二輪、第三輪融資,部門結構變得複雜起來,張朝揚更是什麼都想抓,並讓部門領導之間互相制衡,無法做到職權下放。
於是乎,搜狐不斷培養人才,卻又不能完全發揮人才作用。往往是張朝揚親自主抓哪個項目,這個項目就做上去了,他一放手又落下來了,人才與人才、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內耗非常嚴重。
其所帶來的更嚴重後果,是張朝揚沒有培養起自己的核心團隊,創業十年還是孤家寡人。
這些人才無法得到晉升,無法充分展現自己的價值,於是紛紛出走。同時還對張朝揚感恩戴德,因為張朝揚培養了他們,教會了他們,給了他們一個更廣闊的天地。這就導致搜狐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的黃埔軍校,培養出的各種網站創始人、ceo數不勝數,甚至其中有好幾個回過頭來跟搜狐搶市場。
此時的張朝揚還可以補救,對於那些出走創業的人才,他完全可以投資扶持,搞出一個規模龐大的「搜狐系」。雷軍就是這樣做的,從金山走出的那些人才,雷軍進行了很多投資,最終在網際網路界形成「雷軍系」,小米能成功就是靠「雷軍系」的幫忙。
但張朝揚也沒發展派系的思路,人才走了就走了,他根本不管,導致搜狐越來越沒存在感。
直到2007年,搜狐創業十年,張朝揚才猛然醒悟,開始反思自己的管理缺陷,並把手中權力逐漸下放出去。但那時已經有些晚了,錯過了搜狐發展的最好時機,從此始終處於一個不尷不尬的地位。
2007年以前的張朝揚,就管理能力看來,屬於部門經理級別,讓他領導大公司就是個悲劇。說得形象一點,就是讓一個師長指揮一個軍,讓一員負責衝殺的猛將去當元帥。
宋維揚很想給搜狐找個大管家,不能由著張朝揚的性子胡來。
當然,現在還沒必要,畢竟公司規模很小,張朝揚那部門經理的管理手段足夠了。
261【激情昂揚與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