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15 歲的男孩開始扛著大包小包到處打工,或當民工,或在家務農開山挖石頭,一般都無法離開這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步步艱辛生活,就像是他們祖祖輩輩那般苦命人的輪迴。
在他們這樣的山區里,五世同堂的很多,子孫滿堂的很多,生得越多,越上不起學,上不起學走不出大山,於是就一代又一代的窮困下去讀書教育很重要,這一點他們這些人都知道,但他們沒有錢,沒有能力去一直供養著孩子一直上學。能夠讓自家孩子讀到初中已經是非常的難得了。而且一般都是男孩子,而女孩子很多家庭從一開始就就不會讓她們去讀書,即使不用學費。原因很簡單,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而且也很麻煩,家裡也會少了半個勞力。若是家裡有弟妹的女孩子,家裡的長輩更是不可能讓她去上學的,因為她們要留在家裡照顧自己的弟妹。
就他們這個村子來說,至今以來只出過幾個高中生。而且無一例外都已經從他們這個破敗的村子搬出去住了。其餘的初中生的也很少,大部分都是文盲。至於還孩子的失學率,看看周圍聚集的越來越多的孩子就知道了。大部分的留守孩子也都是失學孩子。
為何他們偏遠的山區裡的孩子要一直貧困下去?為何他們無法上學?為何他們無法像富家子弟擁有一樣的待遇到進|入到省市的重點學校去?他們的大學夢為何一直那麼遙遠?
這裡面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基於他們生活的貧困。而他們之所以貧困,有很多方面,其中一個就是上不起學,大部分人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此外就是政策上的原因了。按照這位村支書的說法。在十來前他們村里雖然也很窮,但村里也是有一所小學的,裡面也有幾個老師。但後來隨著政策的變化,他們這所小學被撤併掉了,村裡的孩子想要去上學就要每天走兩個多小時的山路去鎮上上學,一來一回就是四五個小時了。非常的麻煩而且也不安全。另外孩子的小學學費他們是可以不用,但每個學期算下來學雜費對他們這些家庭來說也是一個負擔,很多家裡都會捨不得花。而且若是要在鎮上寄讀的話就更要花錢了,他們村裡的家庭孩子多,就更捨不得花錢了。
如此,就造成了這十幾年來他們村的失學兒童比十幾年前還要多。從這種情況來說,多少是有些諷刺的。但這種情況陳鋒此前就在之前的兩大貧困山區遇到過。這種政策的制定者當初出發點可能也是為了更加好的集中資源提高當地教育水平,同時也可能為了省錢,有利有弊。但從這些貧困山村的角度來說,無疑遠遠的弊大於利,而且也非常的不公平。這等於在一定程度上就剝奪了他們這些貧困山村孩子的公平教育權。
陳鋒對這樣的政策心裏面是非常的不滿的,但他也知道這種涉及整個國家的政策他再有影響力,也不能改變。
他所能做的就是出錢在他們村子裡捐建一說小學,然後招募志願者來支教。
陳鋒一行人被老支書帶著去了村委,就是他們村子裡為數不多的幾間連排低矮磚瓦房。他們村子裡也實在沒有什麼好招待的,只能用瓷碗給大傢伙泡了一些粗茶。但大家一看那粗劣的茶沫子和不是很乾淨的瓷碗。自然沒有人會去喝。連陳鋒也不例外,他雖然不會太過去計較這些。但也不會去特意的討好。
老支書更加詳細的向陳鋒等人介紹起他們村子的情況。一個字概括就是窮,兩個字就是很窮。在他們這個村子,15、16 歲的孩子就要養家,如果不上學,15 歲的女孩一般都要早早嫁人,為的是娘家少養一口人少吃一碗糧食。而婆家可以多一個干農活的好幫手。
16 歲的女孩生了就生了孩子的也不少,從此過上了與母親一樣的苦命日子。如果不上學,15 歲的男孩開始扛著大包小包到處打工,或當民工,或在家務農開山挖石頭。一般都無法離開這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步步艱辛生活,就像是他們祖祖輩輩那般苦命人的輪迴。
在他們這樣的山區里,五世同堂的很多,子孫滿堂的很多,生得越多,越上不起學,上不起學走不出大山,於是就一代又一代的窮困下去讀書教育很重要,這一點他們這些人都知道,但他們沒有錢,沒有能力去一直供養著孩子一直上學。能夠讓自家孩子讀到初中已經是非常的難得了。而且一般都是男孩子,而女孩子很多家庭從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