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滿滿道。
「那多爾袞不是更不信你了?」
「你懂什麼?這叫虛而實之,實而虛之。多爾袞對洪承疇起疑心不假,但遲遲不將他調回來,可見他知道南路離不開洪承疇,也擔心中了殿下的離間之計。你想,若是洪承疇沒有反心,多爾袞卻將他殺了,豈不是要背上千古笑名?」
「那洪承疇要是真撥亂反正……」
「我覺得不會。」宋弘業捻須道:「首先,洪承疇要反的話,早就可以反了,為何到現在南路一點動靜都沒有?其次,若說皇太子要策反洪承疇,卻不與我通氣,這實在沒有道理……我得把離間洪承疇與多爾袞關係的人挖出來,問題肯定是出在京師這邊。」
……
——這股逆流多半是出在京師那邊。
洪承疇坐在公事房裡,案上攤著一卷書冊。這書是他收羅來的皇太子文集,外面書商定的名字叫《文華集》,其實卻都是《物理》、《化學》之類的格物之術。這種書看著實在有些人累人,尤其是洪承疇這樣自幼接受經學教育,缺乏數學基礎的讀者,看著看著就魂飛物外了。
洪承疇終於失去了讀書的耐心,合攏書冊,站起身在屋裡踱步。他知道北京有了一股歪風逆流,說他與朱明暗通曲款。其實任何一個親身經歷過松山之戰的人都知道,洪承疇是絕對不可能回明朝的。
松山之戰在明朝的定調是:武將臨陣脫逃,失陷督師。洪承疇十分無辜地被坑害了一場。而實際上洪承疇自己的戰略戰術也有問題,最終被黃台吉捉到了把柄,一舉將明軍擊潰。這種態勢之下,洪承疇就算沒被俘也不敢回大明呀。
所以誰都知道洪督師絕食數日,最終被黃台吉收服,可其中半推半就的滋味卻是不足為外人道。
洪承疇自認在投降滿清之後一向低調做人,並不站隊,尤其是兩黃旗和兩白旗的爭鬥,他從來都是退避三舍。
那麼會是誰在背後陷害他呢?
這個問題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無論是誰做了手腳,先洗清自己的嫌疑才是根本。
洪承疇打定了主意,命人鋪紙研墨,給多爾袞寫了一封情誼深重的書信。從最初來到清朝,受到黃台吉厚恩開始,一直到如今自己領兵在外,點點滴滴無不感念大清恩情。隨後他筆峰一轉,也不說滿人見疑之事,只說自己身體不好,過年之後日漸衰敗,恐怕耽誤王事,請求返回北京養病。
如此一來也算是推辭兵權以表清白,只要多爾袞不是疑慮甚重,如此也就夠了。反之,若是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回京之後也不過是落個閒住的結局,傷不了性命。
洪承疇寫完之後,自己細細讀了一遍,哀嘆一聲,只覺得亂世為臣真是艱辛。不過此時他仍然是鐵了心地站在滿清一邊,並不覺得有必要藉此機會去與明廷接觸。雖然滿清局勢不甚好,再不濟也能退回關外,等若是一次盛大空前的「搶西邊」。
然而就在洪承疇將這封情真意切的啟本送往北京的翌日,他就收到了太原淪陷、孟喬芳身死的消息。這簡直如同當頭一棒,嚇得他另外分了三千兵,扼守阜平縣之西的龍泉關,以免明軍北上,攻克五台,越過太行山直撲保定。
這個預防措施本來是一招先手棋,在多爾袞看來卻是大有深意。
此刻晉北的忻州、定襄都還在大清手中,這三千兵到底是防明軍還是防清軍?
而且,為何明朝放著打了一半的北直戰場不打,卻突然跑去收復太原了呢?明軍的這種調動,處在前線的阿巴泰、洪承疇到底知否?(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