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筆,吐出三個字。
當即有內侍往外跑去,對著外面的文臣道:「傳太子令旨:茲命爾等入見!」他聲音拖得又長又尖,果然是天家氣勢。
外面的文臣當即按東宮職官品秩排列了順序,分成兩列,魚貫而入。吳偉業突然發現,站在自己這個正五品庶子前面的,只有寥寥數人,都是平日沒甚往來的前輩官員,想來自己也算是升得極快的,內心虛榮不由大為滿足。
他隨著隊伍不急不躁地往前挪步,眼看著剛剛修繕過的端禮門越來越近,竟然有五進三間,全由名貴的金絲楠木製成。彩畫木雕,做工精美,朱漆尚未全部干透。台階高大,板門為扇,上面有縱七橫七四十九枚金釘。銅質鎏金的門環,做成了獸面吞環狀,盡顯天家富貴華麗。
正門的匾額當然不能用溫體仁寫的「信王府」,但是太子別府而居在大明歷史上還不曾有過,所以禮官們對於是否用「太子府」三個字,已經開始了爭論。儒生們講究名不正則言不順,同時還牽扯到了父母在而別府居,是否「不孝」的問題,所以這場辯論必然是曠日持久,恐怕等太子離開這裡,都不會有什麼結果。
所以現在的匾額用黃色綢緞籠罩,不露一字。
今天是屬官第一次拜見太子,開了中門。
吳偉業隨著隊伍從中門進去,乍眼間就看到用琉璃磚砌成的四爪金龍形象的九龍影壁。繞過影壁之後,是一個占地十餘畝的大院子,其中栽種著高大松柏,其中有幾棵還是蒙元時代留下來的。
穿過這院子,便是二道門。進了門,才能看見王府正殿承運殿,也就是百姓俗稱的銀安殿。這座宮殿坐落在七尺二寸高的須彌座上,全由漢白玉石砌成。垂帶台階兩邊有玉石欄杆,石柱上雕著飛龍、力士、仙人之類,每一刀都極盡完美。
隊伍停在了承運殿前,並沒有立刻上去。吳偉業輕輕用官靴踩了踩腳下的青磚,結實平整,不見起翹。相比於百年前修建的文華殿,這裡更能體現大明工匠的耐心,以及皇家的不顧成本。
「怎麼不見奏樂?」隊伍中有人小聲嘀咕起來。
這氣氛的確太過弔詭了。吳偉業心中暗道:太子不現身是理所當然的,但一路走來,裡面竟然還沒有安排奏樂,這算怎麼回事?禮崩樂壞麼?
「太子太不尊重大臣了!」有人抱怨起來。
「多半是那些豎閹搗的鬼!」又有人將矛頭指向了宦官。
若是田存善在,死活是不會讓這些文臣進門的。
十九章 早附鳳翼攀龍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