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方收過來大批的鴨絨,很多都是天然的老鴨的鴨絨,絕對稱得上是一等品,在尉明和楊悅不解的目光之中,他們親自的嘗試了鴨絨襖的效果,比棉衣要薄上許多的鴨絨襖,卻比許多棉衣,甚至是皮衣還要暖和,特別是後者,在冬天人人都必須要穿著一個大皮衣才能夠在野外活動的包頭,要想冬天出來,就必須要忍受皮衣之中濃重的味道,現在,一切都不復存在了。
就這樣,鴨絨襖在包頭迅速的流行開來,哪怕不是冬天,可是包頭的夜已經有了冬天的跡象了,如果不是楊元釗有言在先,甚至連工人們的鴨絨襖,都無法保證。
鴨絨襖算的上是楊元釗無心插柳的一次舉動,卻又一次的讓眾人確立楊元釗的點石成金手的,現在的包頭,跟一個多月前,又有了巨大的不同,水泥廠上,三個巨大的廠房,再一次的豎起,還沒有徹底的完工,可是煅燒爐已經到位了,巨大的煅燒爐,每天可以完成800噸,可是水泥廠還無法做到滿負荷運行,分成三組的工人。還有大量新招募的工人,相互之間磨合,還沒有達到最默契的時候。最多只能夠發揮出60%左右產量。
就這樣,已經讓人震驚了,總產量超過了6000桶,其中後面興建的兩個爐子,共同貢獻了3600桶,表現只能說是差強人意,但是最早的那一班。哪怕抽走了大半骨幹的工人,可是生產效率依然保持在2500桶之上。
水泥廠的生產略微的平穩了,可是兩條路的同時開工。立刻讓大量的水泥開始使用,14公里寬的幅面,考慮到升級的問題,水泥的厚度。又被固定為了32厘米左右。就這兩點,就讓每公里水泥消耗量在1.5噸以上,這讓水泥的產量,沒有轉化為產品銷售出去,好在不斷擴大的周邊市場,吸納了不少的產量,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水泥和樓房的好處。權衡了價格之後,周圍不少地主都會選擇把住宅改建一下。當然了,楊元釗做出的種種,適合居住的改變,也都應用到了這些住宅之中,以包頭為中心,這種新式的樓房,開始向著周邊輻射開去。
從德國陸續出發的東西,在德國一個多月時間之中,先後發了幾艘萬噸級貨輪,前前後後,最早的一批,已經抵達上海了,然後順著上海,輾轉運到了太原,水運轉火車運輸,這都沒問題,可以到了太原之後的300多公里,就成為了困擾的最大瓶頸了。
從德國購買的這些機器設備,無論是二手的,還是新買的,都是鋼鐵為基礎構築機械設備,這玩意,看起來不大,可是極為的沉重,一個差不多就是幾百公斤,以兩輪馬車的載貨能力,一次最多能夠拉一台,從上海卸貨的時候,是一艘萬噸級巨輪,雖然沒有滿載,最終核定的載重量為10840噸,這個數字沒多少差別,到了太原之後,楊元釗早早的安排尉家和楊家的,在沒有到太原就開始卸貨,一萬多噸的東西,從上海也是分了12次運到,然後在太原附近周轉之後,就開始前往包頭,100多輛車的車隊,一次只能夠運輸60噸左右,這樣的數字,怎麼能夠讓楊元釗滿意,1萬多噸,要到猴年馬月,更何況,還有更多的設備,一船一船的,會從德國運輸過來,按照之前哈比的電報之中的消息,在德國就已經是6艘萬噸級巨輪了的,估計美國的數量也不會少到哪裡去,差不多10萬噸的數量,要通過馬車運輸,別看300多公里,這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的,楊元釗比之前更加迫切的把這一條路修好,別的不說,修好了這一條路,用四輪馬車取代兩輪馬車,不說是速度的增加,就算是載重量,也是兩輪馬車的三四倍以上,這才能快速的把這些機器設備,都運到包頭來,而不是放在倉庫之中,看著它生鏽。
比之前更加迫切的,楊元釗幾乎把心思都放在的修路上面,幾乎有空就過來盯著,好在,那些修路工人們,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突擊培訓之後,無論是精神頭,還是紀律性,都有了明顯的提升,分成幾十個小組,共同施工,進度明顯的加快了,現在,鐵殼編制已經達到了七八成了,水泥填充也差不多的四成,按照錢虎的估計,最多一個月,這一條路就可以基本貫通了。
這一條路,不過600多公里的修路計劃之中的一條,甚至只是一個從包頭到綏遠的路,可是修成之後,最少從包頭到太原的三分之一路程,已經可以換裝到四輪馬車之上,這對於效率可是成倍的
第一百四十一章 註定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