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革新邊鎮防線,並非頭腦一熱就定下的。燃字閣 http://m.ranzige.com」看著底下將領那激動的神情,儘管趙宗武不願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但是涉及到根本核心的東西,他是一步都不會退卻的。
長城防線擁有兩千餘年的歷史,在這段漫長的歲月長河中,長城防線在歷朝歷代逐步得到完善,可是在這中間不僅涉及到華夏一族對外態勢的主動與否,長城防線的固定,更涉及到一條不可逾越的線。
等雨量線。
站在歷史的高度去分析、總結歷程,其實你就會發現長城防線,十分有規律地,沿著一條地理學上的400等雨量線位置修築的。
正是因為有這條等雨量線,使得農耕民族、遊牧民族,得以有效的分割開。
它使得華夏境內諸地理氣候,得以沿著這條等雨量線排布,作為勤勞的華夏一族,因為處於這條等雨量線以南,所以在這範圍內的疆域,不管經歷怎樣的挫敗,最終都會回歸到華夏一族的統轄。
但是處在這條等雨量線以北的地域,儘管形成過有效的統轄,但是更多的卻還是名義上的統轄。
這也造就了獨特的人文現象。
現在趙宗武想要革新九邊重鎮防線,一方面他必須要參考這條等雨量線的底線,另一方面也必須充分利用現有地理環境,確保他要執行的邊線北移能夠真正紮下根去。
趙宗武神情鄭重道「在你們的眼中,北移邊鎮防線,看似涉及到的僅僅只是軍事方面的問題,但是在本公看來,北移邊鎮防線,所涉及到的並非是軍事方面那麼簡單的問題。
自我華夏一族修建長城防線一來,它就像是一條橫跨東西的分界線。
在分界線的南端,我華夏一族過著耕者有其田,群居村落,男耕田女織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一種相對穩定而有序的生活。
而在分界線的北端,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遷徙生活,在馬背上遊蕩四方。這是完全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
造就這種現象,其中有一條最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為水位充沛的緣由。現在我們想要讓這種固定的防線北移,那麼就涉及到地方水利建設,能否得到貫徹的根本所在!」
跟陳奇瑜、洪承疇他們將等雨量線,以他們現有的學識,根本就搞不清楚,那倒不如將這種概念模糊化,用水位充沛與否來替換。
自古戰爭都是政治的延續。
即便是擁有再強的軍隊體系,那根本宗旨還是要為地方實際統治做的底,如果違背了這一根本所在,那麼就算能締造出再強的軍隊,在沒有地方的堅實擁護下,最終還是會走向滅亡的。
儘管說趙宗武在召開軍議前,就跟陳奇瑜、洪承疇、范天雄、丁悝、祖大壽、趙率教、李贇、孫祖壽,探討了這一核心問題,但是因為常識的問題,使得這些必須要他親自講述才行。
「這麼說你們可能不明白,那本公就說的再通俗一些。」看著神情中帶有疑惑的眾將,趙宗武笑著講道「根據現有的九邊重鎮駐守體系來看,在甘肅鎮、寧夏鎮這段區域間,至少能夠向北平移數百里。
但是另一方面因為地理位置的緣故,使得我們不可能完全摒棄現有的防線體系,所以對於這段防線的布控,我們為什麼不能依照著,位於河套地域的龍興城為根本,在它的沿線修築菱堡群防線,進而作為甘肅鎮、寧夏鎮的前沿警備地帶。
這樣一來,我們大可不必重新構建漫長的新長城防線,再者也解決了地理位置不突出的根由,一旦這區域內的菱堡群前沿警備地帶構建完畢,便可順勢拆除甘肅鎮、寧夏鎮以南,那些為了抵禦草原部族的非戰略要衝之地,並順勢將這些地方交給官府去進行相應的治理。」
根據趙宗武心中的真實想法,他不會腦袋一熱,去沿著平面地圖,去構建一條相對完備的長城防線。
既然老祖宗將長城防線修建到現有的位置,那麼它的位置就必然存在著它該存在的道理,所以說他想要革新長城防線,那麼就只能在這一根本下,去做到有效的優化處理。
而他優化處理的跟腳,就是這些年來一直督建的塞上三城龍興城、歸化城、鳳凰城,依照著這三座塞上城池,他就能夠沿著長城防線北部,重新構建起一片具有華夏生活色彩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