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開往歐、非的第三軍部署到了貝里斯,第四軍、第十二軍、第十三軍開到了墨西哥東海岸,以保護那裡的油田區,抵禦日軍向墨西哥境內出擊。
九月八日上午九點,在經過精心準備後,美軍第五兩棲軍的海軍陸戰隊第六師在美軍龐大的大西洋第二艦隊的掩護下,在加勒比海利méng灣東岸的科隆港登陸。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傳統可追溯到一百五十六年前的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此後墨西哥戰爭、南北戰爭、美西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都有過出sè發揮,其中美軍最早的裝甲部隊,便誕生於一戰時期的海軍陸戰隊,二戰前美軍部署在太平洋諸島上的防禦力量,均是陸戰隊官兵,當時共集結了十九個海島防禦營共26685名陸戰隊員和海軍醫務人員。
隨著美國徹底捲入戰火到目前為止美國海軍已編成了兩個兩棲軍,分別是第三兩棲軍和第五兩棲軍,共六個海軍陸戰隊師,其中陸戰隊師由三個海軍陸戰隊步兵團和一個炮兵團組成,再搭配直屬、工程、工兵、戰車、勤務、運輸、
醫護營各一,主要用於登陸作戰。
整個登陸耗時四個小時,不知道是不是懾於參與護航的美國海軍大西洋第二艦隊所屬的一艘戰列艦、四艘輕重巡洋艦、八艘驅逐艦以及一艘航空母艦的威脅,在登陸期間海軍陸戰隊第六師沒有遭到任何還擊。
稍作整頓的第六師向港口區東南方的科隆城區進發,途中未遇到任何障礙,僅僅一個小時的行軍,全師便進入繁華的城市。
進入城市後,各團經過簡單的搜索,未發現日軍一兵一卒,甚至連當地的土著市民也未看到,四周寂靜得讓人感到害怕。
第六師師長丹里夫
o特准將疑huo不已,將這一異常情況上報後,便指揮部隊進入城內,搜索日軍和土著民眾的下落。
科隆港是加勒比海沿海非常優良的海港,依託巴拿馬運河以及其連接北美和南美的區位優勢,後世發展為僅次於星洲和香港的第三大貿易都市,現在雖然是四十年代初,但一個超級大城市的雛形已經出現,因此這一萬五千多名美軍陸戰隊隊員進入龐大的城區後,連個泡都沒冒一下便被城市的街道和建築消化。
下午三點,謹慎的丹里夫
o特准將在城外等待了半個小時,各部未發現任何異常,丹里夫
o特准將這牛放心地帶著衛隊進入科隆城前政府大樓,準備構筑前線司令部,指揮部隊展開布防。
這個時候,異變突然發生,科隆城的大街小巷以及無數的建築物,同時發生劇烈爆炸,一時間聲勢驚天動地,整個大地在劇烈顫抖。
猛烈的爆炸過後,整個城市被大火所包圍,許多沒有被炸死的美軍,在四周一片火海、濃煙鋪天蓋地的情況下,驚慌失措,四處奔逃,踐踏踩死者甚眾。
原來,美國海軍在墨西哥灣沿岸集結的時候,便被日軍在澳大利亞繳獲的s2高空偵察機探查到,立即對美軍的動向做出預判,並針鋒相對地進行部署,力爭一口氣吃掉這個對手。
美軍的動向其實很好判斷。
對於現在的美國而言,奪回巴拿馬運河,重新打通大西洋與太平洋的通道至為關鍵,同時如果占領巴拿馬運河,即把日軍分割為南北兩個部分,有利於美軍各個擊破,因此不管從那一方面看,巴拿馬都是美軍的首要打擊目標。
欺負美國人不看《三國演義》,日軍第十九軍軍長安達二十三中將設下了絕戶計,將科隆城所有可以帶走的東西全部帶走,隨後在城裡埋設地雷、彈藥、炸藥以及從哥倫比亞運來的燃油,為了加大燃燒的威力,還在城裡一些民房裡堆積了大量的柴火,可以說科隆城根本就是一個火藥庫,一觸即爆。
海軍陸戰隊是美軍中最為精銳的團體,雖然連續擴編後戰力下降很快,但到底比陸軍那些菜鳥好上許多,很快各團和直屬營便行動起來進行自救,清理出許多沒有燃燒的區域,然後搶救傷員,撲滅大火。
科隆城東南方靠近加通湖的樹林裡,安達二十三拿著望遠鏡,望向十多公里外的科隆城,爆炸產生的濃濃煙霧,在科隆城上空凝聚成一朵巨大的蘑菇雲,隨後便被連續升起的濃煙給衝散,一道道濃濃的煙柱直插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