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離開張府不久,街角轉出幾個戴著檐帽神色詭秘之人,在相互看了一眼之後,各自朝著不同方向飛快離開。
與此同時,張府對面的一間宅子裡,主人亦合上虛掩的門縫,對身後人吩咐幾句,對方躬身領命,不多久就從後門離開,騎馬離去。
很快,李清帶著桌椅作為禮物拜訪張九齡的消息就在長安城裡小範圍的傳開了。
李清當然知道自己的行蹤會被人盯著,除了皇帝之外可能還有其他一些人,不過這些事情他都不是很在意,在策馬疾行了兩坊之地後,逐漸放慢馬速,騎在馬上開始琢磨起修書這件事。
唐朝以前的歷朝歷代都沒做過這件事,往後也得等好幾百年,一直到明朝才由官方組織了第一次大規模修書,這就是著名的《永樂大典》,然後才是清朝的《四庫全書》。
其實在封建王朝修書這件事,對於李清這樣的穿越者而言其實挺矛盾的,因為實在不好說這到底是對古籍的保護還是摧殘。
在古代可沒有「博納百家,兼容並蓄」的說法,修書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意識形態強化、排擠那些不利於皇帝統治的異端雜說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修書和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無本質區別,只不過是手段更溫和一點罷了。
當然換個角度,從後世考古考據學的角度,修書至少可以保證絕大部分符合此時主流意識形態的書籍能夠有機會保存下來,讓後世人看到。
就拿《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來說,後世人大多捧《永樂大典》而貶低《四庫全書》,這其實是把厭惡清朝的主觀情緒代入到其中,《四庫全書》確實大興文禁,導致很多古籍失傳,但客觀的說它對於後世研究歷史的價值要比《永樂大典》高,不止是因為《四庫全書》最後完整的保存了下來,更因為《四庫全書》是整本收錄而《永樂大典》大部分都是摘抄,雖然《永樂大典》編撰時候沒有像《四庫全書》那樣大搞文字獄,但是首先「摘」這個字就說明它是有選擇有傾向的收錄,大部分收錄的書籍都不是完整的,這對古籍何嘗又不是一種破壞?
好在相比起明清,唐朝在文化管制這塊應該說是歷朝歷代最寬鬆的,唐詩里那麼多諷刺權貴,同情貧苦人民的詩歌、文章都沒有被統治階級「河蟹」掉,反而是最受讀書人推崇的宋朝,文學發展確實是達到了一個高峰,但是批判性明顯不如唐朝時候。
至於文化自信那就更不要說了,宋朝一個從建立到滅亡從來都沒有實現過國家大一統的朝代,哪來的自信?
這也就是為什麼李清急著要把印刷術搞出來的原因,等這套不管日後叫全書還是大典的書編好,一口氣印它個幾千套,就不信一套都不能完整的保存到後世。
這樣至少李清可以聊以**地說,自己也算是為後世考古學做過貢獻的。
琢磨了不多會兒,李清思緒又再度回到眼前,主要是這馬放慢速度慢悠悠地走,坐在馬背上太顛了,一會兒這屁股就受不了。
騎馬,還是要在速度起來之後才舒服。
這讓李清開始無比懷念起馬車來,不過他也只是想想,首先中國古代的馬車一直都是兩輪,因為一直沒解決四輪馬車轉向的問題,平穩性就大打折扣,再加上路況也差,就算是有了四輪馬車,走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也是受罪。
雖然可以多加幾個墊子用來減震,但效果再好能趕上彈簧?
彈簧是什麼時候發明的李清不知道,只知道那需要冶鐵業達到很高的水準,就算他有金手指,當前的遊戲版本能夠達到的最高冶鐵水平能不能夠做出彈簧來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總之要想在唐朝就坐上舒服的馬車挺費勁的,有那功夫還不如直接騎馬呢!
收回再度飄遠的思緒,李清策馬加度,「表演」已經結束,也是時候回去等結果了。
回到王府,李清先去洗了個熱水澡,其實就是坐在大木桶里搓洗一下,這待遇在大唐也只有貴族才能享受到,平民百姓洗個頭都不容易,李清曾經見過這時代用來梳頭的東西,叫「篦子」,是一種兩面都有齒的梳子,一開始李清還納悶這梳子搞這麼密幹什麼,梳著頭髮怪疼的,後來才知道這東西梳頭只是一個次要功能,更主要的功能是用來清理頭髮上板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