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敏銳的戰爭經驗,馬上就意識到,這兩路絕不可能是單獨行動,他們肯定是聯合的。
而既然最難行軍的東面都來了兩支人馬,則北邊更應當有大軍出現。
一番推測,天柱陵得出結論,此次起碼是三面來圍攻,兵馬至少在五萬以上。
「將軍,咱們是繼續堅守待援,還是離開這裡?」
天柱陵道,「現在很明顯,秦軍就是衝著咱們大非嶺上的這五千人來的,他們想要一口吃掉我們。」
大非嶺上的營柵,不是石城堡壘,只是木柵,但也有一定的防禦工事,占據險要,防禦能力也尚可。
但五千對五萬,尤其面對的還是秦軍,則天柱陵沒有把握。
堅守待援,只怕待不到援軍到來。
「將軍,不如我們往烏海轉移,大王正在烏海集結。」
烏海城是天柱王的大本營,在大非嶺的西南方向,緊靠著烏海湖邊。
之前的原計劃,是兵分兩路北上,天柱王在烏海集結天柱三部落兵馬,而天柱陵率五千人先屯於東面的大非嶺上,並在那裡儲備糧草輜重,等待接應吐蕃一萬騎前來。
然後到時東西兩路,分兵北上。
但現在,吐蕃人還沒到,可秦軍卻先殺過來了。
「現在離開的話,輜重不好攜帶,可若是放棄這些輜重,吐蕃人來了就沒有糧草供應。」
「那就把輜重一起帶走,咱們還來的及。」
天柱陵是吐谷渾人,更是羌人,他從小學習的用兵之法,就是絕不硬碰硬,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走,等回頭找機會再打就是。
因此,在此時,若是一名秦軍守大非嶺,可能想到的就是堅守。
但天柱陵卻決定撤離包圍圈。
當機立斷。
天柱陵下令全軍撤離大非嶺,同時把輜重帶走。
五千戰士,還加上約一萬多部落民隨後,轉運輜重,隊伍拉的極長。氂牛滿載著輜重,也行進的極慢,這大大遲緩了天柱陵的撤退速度。
天陰陰,雪茫茫。
天柱軍撤離大非嶺,往東走了一天,結果才走了不過數十里路,眼看著天將黑,北面的茫茫雪原之上,卻出現了一線黑潮!
緊接著,一面紅旗躍然而出,萬般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