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並沒有隨房玄齡、李道宗一起告退。
他被李世民單獨留了下來。
「輔機,那事辦得如何了?」
「臣已經派人去涼州調查過了。」
「情況如何?」
「調查結果是,當時戰場混亂,確實沒有人知道詳情。」
李世民眉頭一皺,冷哼道:「這麼說來,此計行不通了?」
長孫無忌連忙道:「不,不。雖然沒有人知道詳情,但有一點得到證實,那就是李英節所中的箭矢是從後背貫穿前胸的。能證實這一點的人證不少於三人。」
「可沒有直接證據,如何能令李沂信服?」
「臣以為足夠了。」
「此話何意?」
「有直接證據固然好,可有此點也足以成事。」長孫無忌成竹在胸地說道,「人心最可怕的在於猜疑,只要李沂對父親之死起了疑心,那麼就事就會如同一根刺扎在他的心裡,之後每當想起此事,他的心就會被刺痛一次。如此一來,他對李沐的防範就會加深一分,而李沐自然能感覺到這種生分,由此產生隔閡。久而久之,二人間隙就會越來越大,直至反目為仇。」
李世民點點頭道:「輔機言之有理。不過朕有一點不明白,如果李沂直接向李沐求證,豈不真相大白?朕以為按當時的情形,李沐並未知道自己的身世,自然不會下令刺殺李英節。」
長孫無忌笑道:「臣也相信當時李沐不會下令刺殺李英節。對於李沂來說,父仇大於天,是不是李沐下令已經不重要了,李英節確實因他而死。而苦於沒有證據,李沂自然不能公開地向李沐求證,只會將此事埋在心底。」
「而李沐根本不知道李沂為何事疏遠自己,此時若陛下給予李沂以高官厚祿,便會給李沐造成一種錯覺,那便是李沂貪圖高官厚祿已經效忠於陛下。如此一來,二人之間的裂縫就會越來越大。」
李世民聞言悚然動容。
房玄齡謀事在于格局,長孫無忌謀事在於人心。
一個擅長的是戰略統籌,一個擅長的是戰術刻畫。
無疑在細節上,長孫無忌略勝一籌。
「就按你說的辦,朕絕不吝惜官職、爵位。」
「是。臣必定全力以赴。不過此事不能急,授於李沂的官爵也不能太過明顯,否則反而會弄巧成拙。」
「朕准了,此事由你具體操辦。」李世民微微一笑,「輔機啊,只要此事辦成,朕會讓你重掌吏部。」
長孫無忌聞言心中大喜。
其實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都已經退居二線。
之所以還在朝堂上活躍,是因為他們有著隨時進見皇帝的特權。
而皇帝也容易採納他們的建議。
否則,大唐數十個國公,哪會輪到他們操縱國政?
而此時李世民的許諾,讓長孫無忌更加心花怒放。
吏部,這可是批發官帽的地方。
雖然州府刺史的任命權在李世民的手裡。
但各縣縣令的任命,卻掌握在京官手裡——按律,每個五品以上京官,可以舉薦一個縣令。
也就是說,掌控了吏部,等於掌控了京官,也等於掌控了天下大部分縣的縣令。
如果再加上長孫無忌這麼年培植的勢力。
這將是何等的權勢?
「臣謝陛下隆恩。」
「陛下,那……沈綸如何處置?」長孫無忌希望沈綸死去。
雖然長孫榮已經死了,當年刺殺懷孕沈氏之事不至於泄露。
可這畢竟是長孫無忌心中的一根刺。
只有讓所有有關人等都死了,才能讓長孫無忌真正安心。
李世民深思片刻,嘆道:「就讓他在天牢裡安渡餘生吧。」
「可行刺皇帝可是誅九族大罪……。」長孫無忌還想再勸。
李世民揮揮手道:「誅九族?沈綸恐怕沒有什麼親人了。罷了,朕主意已定,你退下吧。」
長孫無忌無奈應道:「臣告退。」
……。
三天後。
王季良風塵僕僕地來到李沐面前。
雖然是酒樓春風得意,可王季良志不
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季良不是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