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回、金仙尚為家中客,公主持盈又何妨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玉真公主既然想出家,何必一定要當尼姑呢,做個女冠也行啊?蕪州就有齊雲觀,梅振衣就住在齊雲觀中,還用找別的地方嗎?
唐代道教大興,但是與世界上其它的成系統、組織嚴密的宗教不太一樣,道教的思想雖脫胎於道家學說,託言老子為道祖,但是道教與傳統的道家是兩回事。道教派系林立,戒律不一。在唐代,立觀受官方承認,正式受籙之後可稱道士。
那時候還沒有後世王重陽創立全真教,道士受籙入觀修行,號稱出家人,但也是可以娶妻的,比如孫思邈,他就娶妻生子了。道士娶妻和平常人家嫁娶是不一樣的,沒有媒聘之事、文定之禮,在受籙之地記入道籍而不是普通的戶籍。
還有些道人不是入觀修行的出家道士,雖自稱道人,但不穿道袍與平常人無異,那與正式出家的道士是兩回事。
正式入觀修行的女道士稱為女冠,上面所說的都是針對男性而言,女性卻不同。男道士可以娶妻,但女冠卻沒有嫁為人妻的,原因無他,因為世俗間的法律男女間的地位不平等。人妻是從屬於夫家的,必然是在家人,而女冠卻是出家人,所以女冠不嫁人。
女冠不嫁人,但可以結道侶。所謂道侶與夫妻的概念不一樣,結緣隨緣,不受世俗間宗法牽絆,也不在一起成家生活。有的教派中戒律禁止色慾,那麼道侶之間連男女之事都沒有,就是修行互證。具體是怎麼回事,還要看所受何戒,所行何願。
總之一句話,在古代。道教的體系非常複雜,現代人想要完全搞清楚很不容易,關於玉真之事,了解這麼多就行了。
玉真公主聽提溜轉轉述宮中正在擬定的聖旨,以及梅振衣等人「私下」的議論,當時就懵了,大腦一片空白,已經無法想更多。張果在提溜轉面前說了一句「公主可以假託菩薩夢中顯靈招喚。到翠亭庵出家。」提溜轉如實轉述,公主立刻就到翠亭庵來了。
公主懵了,可是星雲師太這個局外人很清醒,聽說事情來由,又明白了公主心意,她也有惋惜維護之意,私下裡告訴玉真公主,最好的辦法不是到翠亭庵當尼姑。而是直接到齊雲觀受籙為女冠——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玉真公主不哭了,臉上淚痕未乾,眨著眼睛道:「師太好計較,我怎麼沒想到?」
星雲師太:「關己則亂,你未及細想。」
玉真公主的心定了下來。也開始尋思了:「師太能想到,梅公子等人怎會想不到,為什麼只說到翠亭庵出家之計?」
星雲師太苦笑:「他們只知宮中地聖意,不敢確定公主的心意。只是私下議論而已。身為梅家之人,有些話是不能出口的,公主只要聰明,自己還想不明白嗎?」
說的也對呀,天后要給南魯公賜婚,還是一位如花似玉的公主,身為南魯公之子以及家奴,能主動破壞老爺的好事嗎?傳出去是不忠不孝。非常不好聽,只能用這種方式來提醒玉真公主,就看公主自己怎麼想了。
公主又想到一個問題:「我若想出家,梅家無法阻止,但想在齊雲觀出家,又趕在聖旨發出之前,恐怕不容易辦到。」
星雲師太:「在蕪州地界上,只要梅公子點頭就能辦到。如果你執意如此。梅公子也會讓你如願的。那孩子心很軟,又有手段。我了解的。」
公主現在已經將星雲師太當作命中救星,不由自主上前拉著她地衣袖道:「我這一番心意,他應該明白,如果他促成此事,就是接受了?」
星雲師太輕輕搖了搖頭:「這是兩回事,梅公子如果按你的意思辦了,那是尊重你的選擇。妾有情未必郎有意,其它的事暫時就先放下,你不說相伴他身邊心愿已足嗎?至於那一番心意,日後再談機緣吧。你若真想在齊雲觀出家,應當……」
她又小聲交代了一番話,最後道:「貧尼是出家人,本不該說這些的,罪過、罪過,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知焰等在翠亭庵門外,見公主出門淚痕未乾卻面露喜色,也覺得有些奇怪。玉真上前施禮道:「多謝仙子兩番相救,再麻煩你一次,送我回齊雲觀好嗎?」
玉真公主走後,星雲師太站在翠亭庵後
102回、金仙尚為家中客,公主持盈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