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手電筒,樣子很醜,但這是為了保證殖民飛船在亞光速航行狀態下安全而設計。
飛船船首的凹坑,是一處聚集等離子體的地方,飛船亞光速航行時,面對的那些高能粒子、高能輻射,都會被這層等離子體所吸收,而等離子體受飛船強電場的約束,使等離子體不會傷害到船體。
受等離子體的影響,無論是高能粒子,還是高能輻射,它們都會因為等離子體而產生電性,有電性便可以受電場力的偏轉。
至於高能中子,雖然等離子體不能使它帶電,但等離子體中的游離質子,可以捕獲掉不少中子,從而完成對中子流的削減。
因為等離子體是凹坑式的約束,等離子體中的部分粒子必然從凹坑口逃逸,這樣一來還順帶完成了反向噴射的工作。
尼根的電子人類所去往的是距離太陽系9.693光年的羅斯154星,同時那顆星球,也是距離巴納德星最近的恆星系統。
包括減速計算在內,樂觀估計,尼根的這次殖民,將會花費三十多年的時間完成,他會後來居上其他人類世界早先發射,但還未到達目的地的殖民船。
此後的五十年裡,電子人類大量的投入到太空工程中,人類迎來了新一輪的工業進步,這不是技術的進步,而是電子人類的有別於人類的特異性帶來的生產力提升,人類建造太空設施的進度比過去快了三分之二。
隨著反物質產量的繼續擴增,曾經虛擬太空演習里的東西,陸陸續續變成了現實,可以讓飛船加速到70%光速的反物質引擎,可以達到近光速的反物質炮彈,可以炸掉天體的反物質炸彈,利用反物質實現的高功率伽馬射線炮。
這是一段技術不斷革新進步的歲月,這個時間段的人類就仿佛一腳把摁在頭上的智子踹開,每隔一段時間便開發出新的技術並投入應用。
而後,輿論中便有了這樣的聲音——三體利用智子封鎖基礎科學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人類的技術仍舊在進步,智子的封鎖毫無意義,三體人失敗了。
這樣的聲音,獲得這個時期人類的普遍認同,如果說人類世界的技術被封鎖了,那他們為什麼每隔一段時間,便會迎來新技術的進步?
三體艦隊的航速不過是光速的十分之一,而如今,人類的反物質戰艦,即便不藉助巨型磁軌道加速,達到70%光速也不是多麼大的問題。
三體連自己星系中的太陽都怕,而人類已經掌握了摧毀太陽的力量,這樣的對比,誰強誰弱顯而易見。
三體已經沒有威脅!測試廣告2
第205章 三體已經沒有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