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頭請的大夫也許難以診斷是否中毒,可姻家舅太太親自悉心照料的話,應當不會讓旁人有機可乘的吧。」春歸認為三夫人的懷疑有些不合常理。
雖說大戶人家的孩子襁褓之齡時一般都是乳母主要負責照管,可當母親的又哪能不聞不問?更不要說三夫人本家兄嫂已經相繼夭折了這麼多子女,對於乳母、僕婢的擇選哪能不精心?三夫人的弟婦若真壞著歹毒心腸,哪能避開這麼多的耳目行兇?
三夫人知道春歸不是無端質疑,忙解釋道:「我父親雖說官拜尚書,可我本家卻並非官宦世族,原本也是家境貧寒,父親當年放的是外任,靠著微薄的奉祿,哪裡養得起那麼多僕婢,自從第一個侄兒夭折,嫂嫂本也懷疑是乳母照顧得不夠用心,是以後來……都是嫂嫂親自照管的孩子,可仍然避不開子女接連夭亡,當時莫說嫂嫂,咱們誰都沒有懷疑過弟婦,且都以為是孩子先天不足的緣故。
嫂嫂因為一直對弟婦沒有防範心,且獨自照料孩子又確然力有不逮,少不得會讓弟婦偶爾幫手,且嫂嫂生康哥兒的時候,年齡將近四旬,雖則當時已經入京,家境相比從前大有改善,嫂嫂卻仍不放心將康哥兒交給僕婦照料,可嫂嫂自個兒的身體已然大不如前,很多時候也得煩托弟婦盯著乳母,生怕下人們疏忽大意了。」
這就是說,三夫人的弟婦的確存在行兇的時機。
但關鍵是這一切都是基於三夫的懷疑。
春歸又問:「三叔母是否只是因為姻家兩位舅太太現下的衝突,才生這樣的懷疑?」
&三夫人矢口否定:「是這些年來,我當真察覺到弟婦對長兄的企圖心。」
她斬釘截鐵說完這話後,又緊緊蹙著眉頭,似乎有些犯難如何解釋這樣的篤定,又似乎斂著幾分更加意味不清的複雜情緒,讓春歸竟然品出
了一絲莫名的羞恥感。
&之我幾乎能夠確斷弟婦對兄長懷有企圖,且並不是這幾年,細細想來,弟婦剛進門不久,仿佛看兄長的目光就不尋常。」
四夫人等三夫人說完,又對春歸解釋道:「三嫂的弟弟娶妻時,雖則三嫂已經定了親事,但因為伍世伯仍在外放,三嫂和三伯並沒有完婚,所以三嫂與她的弟婦在同個屋檐下生活了一段時間,三嫂並不是多疑多忌的性情,我總覺得三嫂的懷疑不無道理。」
&婦進門之前,長兄長嫂膝下已然有了一雙兒女,那時元哥兒已經三、四歲大,慧姐兒還在牙牙學語,是慧姐兒先染了病症,兄嫂焦急,一時便對元哥兒有些大意,那時我家除了元哥兒的乳母外就只有兩個老僕,一個看門兒,一個負責掃灑洗浣,一日三餐都是母親親手料理,我也會幫著打下手,弟婦進了門,母親便讓弟婦幫著她料理飲食,讓我幫著兄嫂先照看元哥兒。」三夫人說著說著就紅了眼:「元哥兒那時正值貪玩的年歲,硬纏著我要捉迷藏,卻不防那日後院的門竟然開著,我竟不知元哥兒什麼時候跑了出去……後來雖說及時把元哥兒尋了回來,母親責怪我太疏忽,便沒讓我再照看元哥兒,就是弟婦照看了元哥兒一段時間。」
四夫人顯然已經聽三夫人說起過這些前因後果,見三夫人憶及往事如此難過,便幫著說道:「慧姐兒的病情在加重,元哥兒竟也開始高熱,燒得神智不清,再後來,就是飲食不進、上吐下泄,沒過多久便……」
&哥兒比慧姐還早夭折幾日。」三夫人說這話時再也忍不住落淚。
春歸沒急著說話,待三夫人情緒稍稍平復了些,才聽她繼續說道:「元哥兒和慧姐幾個孩子的症狀還是不盡相同的,只有元哥兒是先發高熱且神智不清,我是這幾年裡生了疑心,才暗暗揣測……兄嫂的幾個孩子,只有元哥兒養到了三、四歲大,知道些人事,莫不是弟婦怕他說出什麼不利的話,才特意造成了元哥兒高熱神智不清?」
春歸覺得三夫人這想法著實……離奇弔詭。
&我的認知里,仿佛沒聽說過能讓人高熱神智不清的毒藥,就說汾陽王家一案,王家主母經喬莊察驗確斷是中了慢性之毒,且那毒藥據說還是前朝內廷所出的詭密之物,卻也沒有造成神智不清口不能言,未知姻家舅太太可有途徑獲得這樣的詭毒?」春歸實則是想側面打聽三夫人那位弟婦的出身。
&時我父親出任平涼府通判,巧合的是竟與一個故人
第355章 倫常事案